今年以来,面对消费迭代快速的综艺市场,文化类节目以“慢”的姿态逆生长起来——《中国诗词大会》领跑春节档,最高收视率破1;《见字如面》以台带网,单期网播量近千万;《朗读者》升温迅速,话题带动有力;《家风中华》把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带到了我们的面前;《国家宝藏》讲述27件国宝的前世今生,让馆藏国宝活起来。文化类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文化基因密码,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深度。(12月17日 《光明日报》)
如今是全媒体时代,也有人认为是全民娱乐时代,娱乐节目火爆顺理成章。而今年却出现了娱乐节目的“退烧”,而一系列文化类节目升温现象。多档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不仅收视和关注度居高不下,还赢得了观众的如潮好评。这的确既是时代必然,也是价值回归。如果再概括一下,也可以说,文化类节目因走“心”而火。
“高而不冷”回归文化类节目初心。文化类节目,承载着引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任。而如何担起这个重任,则需要做好功课。作为大众传媒,办好文化类节目,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人与文化的互动生长上,多心灵沟通,寓教于乐,为公众拓展心灵空间,构筑起精神家园。纵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无一不是价值很高的节目,但这个“高”不能让公众觉得高不可攀离得很远,相反,要做到“高而不冷”,不仅要用新颖的形式暂时吸引观众的目光,还要让他们持续观看、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从中受到感染。用《朗读者》的制作人董卿的话说:当说的人和听的人心意相通,情感达到一定饱和度的时候,文本顺势而出。以这样的心态和理念办文化类节目,才能鼓舞人心,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用创新的节目形式抓住观众的心。文化类节目都具有“有意义”的属性,这个“有意义”一般是指思想性、知识性。而好的文化类节目不光要“有意义”,还要让观众觉得“有意思”,融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节目才是上乘的。如果顾此失彼,就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日渐乏味,最终也会失去观众。传承传统文化之于青少年,更具特殊意义。而文化类节目应当承担此重任。《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节目给人们一个启示:只要坚持以人为本,抓住观众的心理,不断探索创新节目形式,文化类节目同样可以办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通过娱乐形式把知识融入其中,既有知识,又有趣味,用轻松的外在形式承载深沉的内在担当,给观众一些思想的启迪和一些心灵的触动,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其乐无穷,这样才能持续火下去。
燃起民众亲近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全体人民能够接受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文化自信来自于民族“精神基因”的最深处,是人们源自心底地对文化价值及其生命力的认同和坚守,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持久与强劲的动力。文化类节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文化基因密码,在现代文明和历史传承的对话里,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深度,进而增强了民众亲近、传承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文化自觉中传承文脉。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