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带不走的是乡愁
http://wmf.fjsen.com 2017-12-26 11:02:01 睿麟 来源:长沙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诗人余光中今日在高雄去世,享年90岁。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1950年迁居台湾,直至1992年才首次应邀回大陆。他的著名诗歌《乡愁》,在海内外华人间广为传诵。(中新网)

“给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小时候读余光中的诗,只知字面义不觉其中味,再看已却是诗中人。而今时光匆匆,我们在世界这头,诗人在那头。

多年来,余光中笔耕不辍,已出版著作近百种,《乡愁》、《听听那冷雨》等广泛收录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多篇诗作更经罗大佑等人传唱。在台湾媒体的报道中,他被誉为当代华文世界经典作家之一,对台湾现代文学影响既深且远。梁实秋曾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一位诗人就是一个时代。时代造就诗人,诗作就是整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没有单纯的情感堆砌,如余光中自己所言,用最单纯的语言写最单纯的意念,也正是这朴实的话语道出多少游子的心声。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自那以后,《乡愁》伴随着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连接着两岸人民的心,维系着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因。

在“蒲公英岁月”里饮干文人的寂寞。余光中的一生中经历过几次逃亡,数次离乡。诗人的寂寞,文人的孤独,余先生一人占尽。他孤独着自己的孤独,贯穿时空,延展开来,却在当代无处落脚。他一生思考着生命的始终,明知宿命般的结局,却依然要与永恒拔河。1966年,不到四十岁的余先生写了《当我死时》。诗中,他想到生命的终结是返乡,回到最初的自己,踏上当年的故土,“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今年10月23日,台湾地区的中山大学为余光中庆祝九十大寿,这也是诗人最后一次公开露面。“白首重来似故乡”,在学生们面前,余光中借用欧阳修的《再至汝阴》抒发内心的情感。写尽人间愁苦,诗人对故乡的情谊日久弥新,等到白发苍苍终见一片宁静祥和景象。

诗人已逝,带不走的是乡愁。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