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综艺节目应多些文化担当
http://wmf.fjsen.com 2017-12-20 11:34:59 文刀 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选秀类综艺进入中国十几年了,一直被视为孩子和年轻人的游戏。看看也是,从最初的《超级女声》到第二个巅峰《中国好声音》,选手变了,形式变了,但内核却没有变,都是由对明星梦的追求这个内在动力来推动参与度和收视率,喧哗过后往往是一地鸡毛。刚刚在央视登场的探索类文博节目《国家宝藏》,可以说是一种“另类选秀”节目,只不过它打破了观众的年龄界限,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来拉动收视,第一期节目就获得压倒性胜利,成为少见的高含金量“网红”。(12月8日 《北京日报》)

综艺节目在娱乐性、互动性方面优势明显,其轻松活泼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人们茶余饭后娱乐消遣、打发时间、调节生活、排解情绪的首选。但是随着以炒作为手段、以明星为招牌的综艺节目走红后,我们越发感觉到综艺节目虽然娱乐性越来越强,但其文化属性却在不断弱化,造成综艺节目文化的“贫血”和“缺钙”。
  只是在极度娱乐的感官刺激下,纵然综艺节目割裂与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但仍然大受欢迎,甚至成为爆款。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同质化的综艺节目。他们通过直接移植国外成熟的综艺节目骨架,使用流量明星作为标配,利用话题炒作不断刺激人们敏感的神经,达到被讨论、被关注的目的。有一些综艺节目为了走红,更是毫无下限,例如,某“吐槽”类节目,将嘉宾之间面对面的语言攻击作为卖点;某真人秀类节目,将对明星的整蛊与偷拍当成亮点,已然突破了审美的底线,走向了审丑的另一个极端。
  娱乐固然重要,但文化才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什么理由都不能成为泛娱乐化消解媒体文化担当的理由。好在,很多综艺节目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努力实现一些突破。特别是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从我国传统文化、历史遗产中汲取养分,摈弃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港台综艺模式的“嘻嘻哈哈”、欧美选秀综艺模式的“条条框框”,以及韩国综艺模式的“大喊大叫”,通过最接地气的情感结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实现了与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巧妙地借助综艺之外衣,注入文化之内核,达到了娱乐与文化相互叠加、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的效果,为传统文化找到了时代表达的新方式,更为综艺节目丰富了文化内涵,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实现提档升级。
  如今,越来越多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走红为综艺节目转型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我们特别愿意看到有更多的综艺节目能够自觉扛起文化担当,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和精神滋养,通过“综艺文化”的形式,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弥漫于荧屏的浓厚文化气息,帮助公众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播的“全民参与”和“全民普及”。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