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民”城墙上镌刻着文明密码
http://wmf.fjsen.com 2017-12-13 10:35:09 梅花傲雪 来源:青岛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4∶2∶1的长宽高比例、青灰色的砖身、刻写着的铭文,是它们独特的‘身份证’,外行人可能不知道,但懂行的人一看就能认出来。”年初,到江宁一处古文化遗址参观考察的南京市民方青松,在附近忙碌的施工现场与明城砖“偶遇”,立即将这一线索报告给了文物主管部门。这是南京群众积极参与守护明城墙活动中的一幕景象。(12月4日 《 人民日报 》)

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极具中国古城代表性的城市城墙是最具影响和价值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明底蕴,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但是由于历史上多种原因,城墙有些地段被拆毁,大量的明城砖流失民间。去年以来,南京市文广新局、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等部门联合举办“颗粒归仓守护城墙”活动,激发了群众参与守护明城墙的积极性,让明城墙成为了“民”城墙,南京市民们在这铭文城砖上又镌刻上了文明密码。

作为重要的历史文脉,城墙是有生命的。南京的明城墙城砖上印有铭文,这些铭文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和博大精深文化的象征。每当后人亲眼目睹这些“活化石”时,内心总会激发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南京明城墙,就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历史文化与文明。

明城墙变成“民”城墙,见证管理者智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印刻着文明的痕迹。我们虽无法回到过去,但可以通过古人遗留下来的碎片来还原历史文化,从而知兴衰荣辱,用优秀传统文化厚植道德沃土。南京市保护明城墙,既注重立法,又注重引导群众参与。1996年实施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2004年修正,2015年又升格为《南京城墙保护条例》,明确界定了散落的城墙砖的产权为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有、使用、买卖、刻划或者损坏。在此基础上又举办守护城墙活动,向社会广泛征集散落的明城砖线索,使群众逐渐认识到,保护老祖先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的担当,进而将守护城墙付诸行动。

明城墙变成“民”城墙,更需政府率先垂范。国家文物保护法的明文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这充分表明,保护文物,地方政府要“守土有责”。南京市从市政府大院开始,曾于2013年自动拆除了大院紧靠明城墙的5栋老旧建筑。这种政府率先垂范自拆楼保古城墙的做法,对群众积极参与守护明城墙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进而创新了明城墙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从单一由政府主导向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群众广泛参与转变,让老百姓发自内心去珍惜和保护老祖先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为明城墙变成“民”城墙点赞,因为“民”城墙城砖上镌刻着文明密码,给更多城市开发与保护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生动经验。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