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作家协会在南京举办首届网络文学江苏发展论坛暨江苏网络文学作家作品研讨会。与会者认为,网络文学经20多年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存在诸如题材狭窄、艺术粗糙、价值迷失等问题,网络文学要进一步回归文学本质,在传递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面向社会与时代命题。(《新华日报》)
我国目前共有3.53亿网络文学用户,他们是我国网络文学20年来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中国的网络文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惊人,成绩也让世界瞩目。尤其是当下,我国的网络文学正以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发展姿态,和传统文学一起重新搭建了中国文学的全新架构,一大批较有影响力的文学网站和网络文学作者脱颖而出,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毫无疑问,与传统文学的厚重、严谨和精致相比,就总体而言,网络文学内容的确显得有些单薄,但是绝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想象空间巨大、表达方式新颖、语言风格独特,作品具有亲和力,也特别接地气。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十分普及,网络文学作品阅读便捷的特点得到充分彰显,这就使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大量圈粉成为可能,这也正是许多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量超过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因。
网络文学的发展让“IP剧”风生水起。近些年来,许多热播影视剧都由自带流量的网络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而且,由于市场对网络文学的要求越来越高,“IP剧”也会倒逼网络文学作品提升创作质量,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种作用十分有限,网络文学作品写作模式单一、缺乏思想深度和文化自信、少有佳作问世的现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显然不利于网络文学的长远发展。
和传统文学一样,网络文学也要能够勇敢地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用文化的力量引领风气之先,用优秀的作品传递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在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求也更高。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文学的发展就必须有更高的起点、更远的目标、更大的视角,通过树立精品意识,实现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飞跃,不断刷新中国网络文学的新高度。
当然,以精品意识多出匠心之作是一项苦差事,对网络文学作者来说更是一种挑战。但是既然选择了网络文学创作这条路,就要必须要有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坚持扎根人民、面向大众、肩扛重任,承担更多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网络文学创作才能坚持文学标准和文化立场,摈弃浮躁之风和拜金倾向,主动回归文学本质,积极回应社会与时代关切,多出彰显中国人文化精神的好作品。
![]() |
![]() |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