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舆论宣传: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浓厚氛围
舆论宣传,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发展新阶段,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各种思想观念交相杂陈并存,所有这些折射出的在实质上都是价值观分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找到在全社会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各种价值观念之间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发挥主心骨、指南针和稳定器的作用,有效地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和价值分歧,有效地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道德混乱和行为错乱,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实现媒体全联动、舆论全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贯穿到娱乐类、体育类节目和各类广告之中,共同奏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合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委讲师团经常性宣讲内容。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不仅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而且需要善于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推进传播理念创新、宣传手段创新和方式创新,需要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教育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教育全过程
教育引导,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仅需要有其客观的实践基础和现实基础,而且需要以其真理性的认识作为前提,除了外在的社会环境影响、舆论导向作用、文化氛围熏陶、制度规范强化,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教育和理论灌输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科举教育制度,上通“庙堂之高”、下达“江湖之远”。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的价值观,通过广泛的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得到广泛传播。通过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价值主体将外在社会崇尚的价值取向内化为自我的价值观念,形成自我的价值意识和对社会价值取向的选择认同。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大中小学生、儿童、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明确要求。教育系统积极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课堂教学、纳入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之中的有效途径,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以教育为主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养成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青少年心灵中生根生长、开花结果。当然,如何适应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用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