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心中有准绳方能处处显文明
http://wmf.fjsen.com 2017-09-25 16:42:05 洪春来 来源:福建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说到交通路口用拉绳的方法来阻止行人闯红灯的做法,其实武汉并不是首创。从有关报道看,早在2009年,江苏泰州就用过此法“治”闯红灯,虽然这一做法在当时也有过争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不失为一种有限手段。武汉的做法之所以被称为“神器”,其实只是用装置限制替代人工操作,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很显然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其实这种用装置设施来对人们进行必要的约束或规范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比如收费停车场的横杆道闸、高铁站的进出站闸机、一些特殊场所的技防设施等等。

提到交通文明,中国式过马路确实是几年来难治的几大交通“顽疾”之一,假如“过马路神器”能得到推广应用,那么该“顽疾”相信能马上得到有限整改。虽然那绳子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别扭,但想一想,如果能以此拦住冲动的步伐而挽救了生命,那相信时间久了,或许大家看起来也就习以为常并能在头脑中强化红灯的意识。到那时即使绳子去掉,人们在心中也会自觉拉起一条无形之绳。如此说来,我们应对交警部门的一片苦心给予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看到一根绳子横亘在那里就感觉自尊心受到多大的伤害似的。心如明镜台,何处惹尘埃?如果你本来就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从不想去闯红灯,那又怎么会感觉那根绳子碍着你的自由或自尊呢?

也许有人认为路口采用拉绳制止闯红灯的做法既无奈又不受欢迎,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对绳子视而不见,相反,我们应从路口拉绳这种有形的阻拦反思到其他方面更多无形的约束。比如草坪上的“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心”提示、路边的“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提示、楼梯口的“上下楼梯靠右行,你谦我让脚步轻”提示……这些温馨提示,它没有强制性,如果我们都能按提示的那样去做到,特别是当旁边没有人注意的时候也能做到慎独,那才是文明素养的真正体现。

再联想到其他方面,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严厉警戒或温馨提示,这些警戒和提示在物理限制上尽管是无形的,但对于我们意识的约束却是有形的,对于推动整个城市文明从善如流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绳”有敬畏,以“绳”为戒,那么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准绳,处处讲文明。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