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处远望洪坑村,古厝、圆楼、蕉园、鸿湖尽收眼底。
戴氏兄弟争奇斗巧,竞尚奢华,建造起一片府院华宅。
东南网9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漳州市芗城区的古村落,最迷人的莫过于洪坑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用来形容洪坑古村,再合适不过了。
洪坑(古称鸿湖)古民居位于芗城区西郊天宝镇北部,远眺天宝山。相传唐贞元二年(786年),开漳圣王陈元光女婿戴君胄后裔,携历代祖宗神牌,徙居龙溪县游仙乡墨溪(今天宝镇墨溪村)。明洪武三年(1370年),嗣后二十六世戴从宣由墨溪迁至洪坑开基,为鸿湖社始祖,繁衍裔脉,至今已有640多年,传衍至四十七世。古民居为戴姓聚居地,占地100亩,前后各有池塘。池塘呈狭长弧形,将整个村落环抱其中,故得名“鸿湖”。2013年,洪坑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洪坑(鸿湖)古民居依坡面水而建,错落在青山绿水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暗红色的屋面斜坡纵横交错,秩序井然;三合院的格局依然完整,从容地往水平方向铺展。古厝均以大条石砌墙基,墙壁以青砖砌成,屋顶铺红色板瓦,属“青砖石壁脚”;屋脊线舒缓,檐角略略起翘,波浪一般涌起,为典型的飞檐翘脊的闽南古厝。
古厝建于清雍乾两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戴氏三十六世戴富(字伯嘉),恪守诚信的处事经营之道,带领四子共建成17座三进、五进美轮美奂的大厝。据传,当年造厝的石料与砖瓦都是从泉州水运而来,建大房时缺少石粉,戴家就以一斗白银换一斗石粉。因此被编成歌谣:“有洪坑的厝,无洪坑的富;有洪坑的路,无洪坑的石铺。”
古厝主体建筑里最重要的是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六房头和当店巷等建筑。大房叫“凤栖堂”,二房叫“南凤堂”,三房叫“凤福堂”,四房叫“园凤堂”。几座大厝,格局和风格虽相差无几,但布局独特,各具特色。大厝与大厝、护屋与护屋之间都有小巷路相通,纵横交错,颇具迷宫特色。每座大厝都有古井,水源丰富,古时遇土匪侵犯时,各大厝门一关,匪盗无法进入,村民在内可安然生活。
“寸心无贪行忠效,务行德政为万民。”戴氏一族自古有良好家风家训,数百年来,其族人秉承“孝悌勤廉”祖训,耕以丰衣食,读以振家风,由是人丁兴旺,清官良吏频出。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在砖仔埕大厝,一门三兄弟皆为著名专家学者,其中长兄戴尔宾是著名桥梁专家,二弟戴迈伦为经济学家,三弟戴文赛乃著名天文学家。还有医学专家戴天佑、戴尅戎父子,医学教授戴西湖,建筑专家戴志坚等人均出自于此,传为佳话。漳州市芗城区纪委以“传家训文化精神,扬勤政廉洁清风”为主旨,依托戴氏优良家规家训,修建了“鸿湖戴氏家风馆”,为洪坑增添了几分韵味。
斗转星移,这里没有攘攘的人群,就是如此的宁静。洪坑的平凡和朴实让你有别样的感受,让你穿越时空看到它曾经的繁华,让你感叹不已!
古厝里的水井,大家共用,妇女洗菜做饭或洗衣服时凑在井旁,拉着家长里短,笑语不断,其乐融融。
在古民居四房内,一位老阿婆正在打扫卫生。
在古村里,一对戴氏夫妇在享受午后休闲时光。
古厝以条石砌基,用青砖砌墙,屋顶再铺红色板瓦,当地人称之为“青砖石壁脚”。
古村内保存着一块清康熙年间的“鸿湖社会禁牌”,是漳州最早的乡规民约。
古老石楼“鸿湖圆楼”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