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林世雄 通讯员 张晓岚文\图)4日晚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给国内外嘉宾展现了浓浓的闽南文化和厦门风情。其中,厦门市南乐团主力打造的节目《南音随想》与西方交响乐擦出别样的火花,让袅袅千年的中国“音乐活化石”南音瞬间惊艳世界,完美展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对话交响,清音雅乐飘新韵
“太震撼了!清音雅乐跟交响乐交融在一起,竟然没有任何违和感,别有一番韵味!”4日晚,自称“骨灰级”南音爱好者的林瑞芬在戏迷微信群里感叹。
当晚,厦门会晤文艺晚会上,在交响乐的伴奏下,古老的南音汩汩流出,一曲《南音随想》(上图,雷艳平摄)如茶香、如诗行。穿越千年的喃喃古音和国际语言交响乐相互对话融合,惊艳全场。中外音乐艺术的组合,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
即便已经过去了好几天,源源不断的祝贺短信、微信,还是让厦门市南乐团团长杨雪莉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她说,南音和交响乐的融合是一个创作难点,要先解析(南音)曲子的构成,将乐曲章节段落拆分,再分析结构上的连接。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运用交响乐进行烘托和融入。
“南音和交响乐的对话,是一次创新。节目表现有交融、有差异,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东西方艺术的对话。”杨雪莉说,南音的旋律缓缓流淌,传递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情绪,交响乐的出现丰富了它,提携了它,使它在现代舞台上保留了原汁原味,又满足了现代公众对于艺术感受的要求,“南音也在走向国际舞台空间的探索中,收获了艺术形式的再扩大、再丰富”。
为了展示南音的精妙,将南音最精髓的部分搬到舞台上,让南音插上交流的翅膀,走上典雅的国际舞台,主创团队先后6次到厦门、泉州等地采风,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厦门市南乐团则举全团之力,排练了3个多月,共有近30名南音乐人登上晚会舞台。
《雨霖铃 寒蝉凄切》
《南音随想》改编自南音四大名谱之一的《百鸟归巢》。当晚,在交响乐声中,装扮华美的“大唐公主”踏着音符,缓缓地从舞台左侧走向右侧,音符戛然停止,公主一个回眸,清唱一句南音工尺谱(工乂谱)的高腔,宛如经历一方圣水的浸润,划破天际,荡气回肠。
为了这短短十几秒钟,出生于1996年的厦门市南乐团演员许达妮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作为新人,她担负如此重要的角色,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唱这句词,没有任何铺垫,对音准、音色的把控要求特别高,只许一次成功,绝对不能失败。”她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体现南音的千年传承,展示南音中特有的表演形式,厦门市南乐团首次采用了传统的工尺谱来演唱,就是南音特有的固定音阶记谱法。
“有谱而无词,没有歌词就没有语言障碍。”杨雪莉说,这既有外宾语言障碍的考虑,更主要是为了在短短5分钟内将南音最原汁原味、最精髓的东西展现给世界。
不过,用工尺谱来演唱对音准、音色、韵腔、情感等各方面都有很高要求。“唱谱,我们此前没有经历过,算是一种挑战吧。”厦门市南乐团演员陈慧雅说,工尺谱就是硬生生的记谱方式,要表达情感比较难,只能通过音乐的节奏来把握,“比如轻快的部分就要唱得活泼,节奏要卡得非常好”。
《琴茶》
跨界尝试,袅袅南音发新枝
南音和交响乐组合惊艳亮相厦门会晤文艺晚会,只是厦门市南乐团为传承弘扬南音这一千年古乐并打造品牌而进行跨界尝试的一个缩影。
南音是中国四大古乐之一,用闽南语演唱,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被称为“音乐活化石”。2009年9月,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两个南音专业表演团体之一,已有60多年历史的厦门市南乐团虽然也曾有过跌跌撞撞、发展艰辛的岁月,但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勇于开拓,一直是古老南音和南乐团努力的方向。
“春犹峭,柳如眉。时而风,时而雨。阴里晴里寻寻觅觅,亦悲亦喜留印迹……”在位于厦门市中山公园西门、具有闽南古典园林风格的南音阁内,厦门市南乐团一曲清唱剧《金石吟》,让观众耳目一新,沉醉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缠绵爱情故事中,如痴如醉。
扮演李清照的是“90后”许达妮,她的姑姑也是南音演员。“两代人的南音,已经有了诸多的创新与变化。”许达妮记得,她姑姑那代人演出时,南音是标准的“四菜一汤”——唱者站中央,乐器在四周。但在清唱剧《金石吟》中,她所扮演的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一起,有了更多的互动舞台动作,来展现两人的伉俪深情,“这些动作要细腻、小巧,不能破坏了气氛”。
“我们要在传承南音传统的基础上,对南音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开拓。”曾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的杨雪莉说,过去南音比较接近室内乐,通过在舞台上的发展,增添了乐舞,“类似的跨界尝试,让南音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了”。
在《金石吟》等近年来新创的剧目中,厦门市南乐团还尝试着在南音传统乐器的基础上,加入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等。许达妮说,通过配乐上的创新,她感觉到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饱满。
在舞台空间上,厦门市南乐团也于今年初完成了对演出场所——南音阁舞台的改造,在声、光、电等设施上提高配置,丰富南音的审美效果。凡此种种,都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古老的南音。
不过,杨雪莉强调,“新”终究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古”。近年来南乐团坚持走继承和创新并重的道路,一方面不断挖掘、整理传统曲目,一方面积极创作南音精品,主动参加全国各类艺术赛事,频频获奖。
2010年,南音《相聚在宝岛》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节目奖,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全国五个获此殊荣的节目之一。
据杨雪莉介绍,2015年以来,厦门市南乐团启动资料抢救保护计划,运用自主研发的电脑打谱软件,将南音传统的工尺谱成功数字化。
“过去南音乐谱以手抄为主,难免有差异。”杨雪莉说,通过电脑记谱,厦门市南乐团整理出厚厚的《南音古曲选集》,为南音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详尽的南音工具书,也进一步规范了厦门流派的唱腔曲谱。目前,他们正着手编校厦门首本电脑工尺谱版《南音指谱全集》,预计今年年底出版。
《情归何处》
以老带新,千年古乐焕新生
坊间一度有个说法,千年古乐南音,不但观众难觅年轻人,演员也青黄不接。
但在厦门会晤文艺晚会的演出里,却不乏“90后”的身影。杨雪莉说,近30名演员汇集了70后、80后、90后三代南音人,其中,90后演员占三分之二,是演出的主力军。三代南音人同时站在国际舞台上,既是让大家共享难得的机遇,更体现了南乐团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对古老艺术的传承。
23岁的何鸿滨原本演奏笛箫,他在演出前两个月临危受命开始学习之前从没接触过的乐器三弦。从主修的旋律性乐器笛箫临时切换到弹拨乐,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演员们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认真排练。
不过,两个多月日日夜夜的练习,让何鸿滨快速学会了三弦的弹奏。反复不断地练习、磨合是每个参演人员每天的必修课,所有人100多个日夜的练习调整,最终将“音乐活化石”南音推向了世界的舞台。
“重视继承与创新是南音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杨雪莉说,这次演出让更多年轻形象在舞台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颠覆大家对传统古乐的印象,“也希望通过这次金砖晚会,把南音传播出去,能走出厦门、国门,到国际上推广”。
事实上,除了在技术和音乐的传承创新,厦门市南乐团近几年也把重心放在新人的培养上,包括年轻演员和年轻观众的培养。
演员们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认真排练。
杨雪莉告诉记者,近年来,厦门市南乐团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与厦门艺术学校联合办学,派驻顶尖师资参与南音专业教学,一批“90后”的参与让南音焕发新生机。如今,这些“90后”已经崭露头角,在很多赛事中屡创佳绩。比如同为“90后”的许达妮和潘文龙挑大梁演出的《金石吟》,在福建省艺术节上获得了表演奖一等奖。
不仅如此,厦门市南乐团还成立了培训基地,并走进校园进行公益演出,夯实南音传承普及基础,为南音传承发展培育更多后继人才。
不断创新的南音,也拥有越来越多的新观众。近年来,厦门市南乐团一年要进行两百多场公益演出,观众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在南音阁的观众席上,有了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
厦门市南乐团的“粉丝”还扩展到海外。近年,该团先后出访港澳台地区和法国、新西兰、捷克、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世遗南音的价值和魅力,正通过国际舞台为世界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