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共享经济这股浪潮,来得着实凶猛。它已经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就拿崇明来说,作为声名远扬的世界级生态岛和旅游目的地,前几年游客上岛还经常要为解决景点与景点、景点与商业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出行而发愁。现如今,随着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扫码骑走”带来的不仅是便捷,更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绿色出行体系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美国彭博社曾评论:“共享单车的兴起,使中国再次站在这种曾几乎被遗弃的交通方式巅峰之上。”可以说,“自带光环”的共享单车摆脱了以往中国创新的“山寨”印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享单车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乱停乱放、私装车锁、随意毁弃等问题。共享单车弊端显露,尤其是在文明上“掉链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市民对其真是又爱又恨。
共享经济风起云涌,是“互联网 ”时代的重要标志。通过共享,我们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满足了较多的使用需求,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给每一个共享者带来实惠。共享单车现实中遇到的尴尬,折射出一个深层次问题,即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市民的文明素养没能同步跟上。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改变生活,却改变不了人的私念。能根本纠正人的私念、端正人行为的,是文明素养。文明素养始于正确的价值认知,落实在日常的言行举止。在少数人罔顾公共道德、只图自己方便而不管他人的情况下,再先进的技术、理念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共享单车如果在文明上“掉链子”,将难以长足发展。
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共享单车的问题,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推进了租赁自行车停车点位设置和建设,同时引导有序投放车辆,对企业、政府、用户三方都有了清晰的定位。各省市也因地制宜陆续出台有关共享单车管理的实施细则。这其实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笔者看来,共享意味着共同得益,更是共同责任。共享单车为运营企业带来日进斗金的迅猛发展,那么企业便需要为它出现的新问题付出成本,这是责任;共享单车为城市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和绿色交通问题,那么政府就得在道路分配、停车场所划定上想办法,这是责任;作为用户的市民当然是更直接的受益人,按要求停放、按规则骑行,也是责任。这些责任,一起成就了共享时代的城市文明高度。
骑车事小,文明事大。共享单车是一块检验市民文明素养的试金石,也是考察一座城市文明水平的风向标。共享单车不脱离“文明轨道”,才能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市民文明素养,需要加大共享理念宣传,充分了解共享精神,更需要加大此方面的惩戒。市民只有严格规范自身在使用共享单车时的行为,时刻守好法律法规,文明才不会在共享时“掉链子”。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