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桥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对其加以装饰,“百德桥”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这座“百德桥”是选自历代名家、德清百姓及专家学者友人在道德馆馈留的墨宝“德”字,作为装饰的主体,而更为醒目的亮点则在于,桥栏内侧的46个弧型扇面展示了46个民间自设的“草根道德奖”的名称、设奖人与设奖时间。
“草根道德奖”,顾名思义,这都是源自当地普通民众之手。从1997年德清县武康镇太平村村民马福建拿出一万元积蓄设立了“孝敬父母奖”开始,此后20年,民间设奖在当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样的奖励首先是一次示范。无论是设立什么样的奖项,设立者本人,必然是以身作则。这就为全体民众树立了可学能学的标杆。这样的奖励更是一次肯定与引导。奖励,体现的正是“德者有得”这一理念,不管是谁,都有得到他人肯定与赞美的心理需求。在受到肯定与赞美之后,我们也就更具有内心动力。教学中强调,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其实,好婆婆、好媳妇等也是能够表扬出来的。另一方面,近在眼前的人物,总是更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如果说,“百德桥”上的墨宝还只是舆论的呼唤,那么这46个民间自设的“草根道德奖”,便是“跟好学好”的最好素材。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设立奖项这一行动,自身也是“德”之表现。在展示当地民众“孝敬父母”等美好品德之外,也是感恩家乡、回报家乡的直接见证。家乡的山水,家乡的百姓,总是以各种方式在帮助着我们,支持着我们,正是对此有着明确的认识,当地民众才以设立奖励的方式,回报家乡。强调设奖本身也是因为“德”之表现,也在于许多奖励的设立者他们能够慷慨解囊,都是建立在辛苦打拼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百德桥”上的这些奖励,既是引领着民众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也是激励民众顽强拼搏,实现梦想。
桥梁,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捷,同时也具有通向幸福、成功的丰富内涵。德清县的这座“百德桥”,则是一座引领当地民众向善向上的桥梁。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