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被毁掉的赤寨会议旧址上重修的革命文物。
2002年4月,永定在赤寨村修建“军政亭”,并树碑纪念赤寨会议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以缅怀英烈,激励后人。
西溪乡七桥村的廊桥“光荣桥”,是一座被赋予光荣与梦想、继承与传扬的流芳之桥。
位于西溪乡礼田片区的永定客家古镇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尾声,充满韵味的古建筑群落初具雏形。
突困境 战时会议定方针
平均海拔800余米的龙岩永定区西溪乡四联村赤寨自然村,是闽西著名的革命基点村。这个位于永定金砂、湖雷、合溪等乡镇山区接合部的小山村,也是一场对闽西三年游击战争影响深远的重要会议的重要见证地。
时光倒回至1934年。彼时,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苏区的革命形势颇为严峻。闽西各县分散在山区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和地方武装被敌人分割围困,由于失去上级领导,互相联系中断,只能各自为战。当年12月,张鼎丞受命回闽西领导革命斗争。
翌年3月,张鼎丞等根据红八团、红九团在敌后开展斗争成立军政委员会的经验,提议成立闽西军政委员会,以统一领导闽西军事、政治斗争。在闽西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上杭、永定、龙岩一带形势开始出现转机。
1935年4月,中共中央分局委员陈潭秋及谭震林、邓子恢等率领部分红军由江西突围到达永定与张鼎丞部会合。会合后,这些革命先辈们,立即在当时的永定县上溪南区赤寨村召开闽西南党政军领导干部联席会议,即著名的赤寨会议。
据记载,在会上,陈潭秋代表中央分局传达了党中央给中央分局关于“立即改变你们的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使之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合”的电报指示精神。接着,他提出了闽西南当前的任务是:“开展广泛游击战争,调动进攻中央苏区的敌人向外撤退,同时要从保存有生力量的原则上作战。”
随后,张鼎丞在会议上作了报告,分析了闽西的形势。他指出:我们要面对现实,中央苏区已经失守,当前红军游击队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吸引敌人,而是应该转向如何保存自己,坚持下去,运用灵活的游击战术,紧密依靠群众,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
“经过2天的讨论,与会代表统一了认识。”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吴升辉介绍说,最终,赤寨会议决定改变“保卫苏区,等待主力回头”的方针,确定了“开展广泛的、灵活的、群众的、胜利的游击战”的基本方针和“军事上粉碎敌人的‘清剿’,保存有生力量和锻炼现有部队,政治上保持党的旗杆和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组织上保持党的纯洁性、战斗性,保持各地领导骨干的安全与团结”的基本任务。
依据《闽西人民革命史》的记载,赤寨会议决定将不久前成立的闽西军政委员会,改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并推举张鼎丞为主席。邓子恢任财政部长,谭震林任军事部长,郭义为任组织部长,方方任政治部主任,朱森任参谋长。同时,在闽西地区设立永定、永东、杭代、龙岩和新汀杭五个县委。
“为了适应游击战争的特点,发挥部队独立作战的优势,赤寨会议还决定把闽西南红军游击队划分为多个作战分区。”永定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赖立钦介绍说。
据龙岩市党史部门编撰的《闽西红色纵览》一书记载,这些作战分区分别为:第一作战分区,由红九军团第二营和明光独立营组成,司令员罗忠毅,政委方方,在龙岩、连城、宁洋三县边界地区活动;第二作战分区,由红九团第一、三营和游击队组成,司令员吴胜,政委谢育才;第三作战分区,由红八团和龙岩游击队组成,司令员丘金声,政委邱织云,分别领导各地游击战争。此外,红二十四师100多人、卓林大队以及永定、杭代、新汀杭等独立营,在永定、上杭地区活动。
卫苏区 弥天烽火举红旗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的福建军区主力部队,顽强地抗击着十倍于我的国民党军队。然而,势力单薄的红军游击队终因寡难敌众,在连续受到敌人的袭击后,退守山区,坚持同持续“清剿”的国民党军队开展游击战争。
孤军奋战,分割被困,面临着坚持长期游击战争的考验,这是当时红军游击队最为常见的处境之一。“1935年是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中最为艰苦的一年。”《闽西人民革命史》一书,这样评价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赤寨会议召开了。
“这次会议,在闽西革命斗争转折的关键时刻,及时地实现了向全面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转变,对于闽西地方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这次影响深远的会议,吴升辉这样认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后,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在后来的斗争中,反复教育干部从挫折中吸取血的教训,不断克服“左”的错误影响,从而保证了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
“它纠正了当时的‘左’倾冒险主义,对坚持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残酷‘清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并为后来游击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赖立钦这样评价。
据《福建中央苏区纵横——永定卷》一书记载,赤寨会议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分赴各地,传达贯彻会议制定的方针任务。同时,各个红军游击队分头转入指定的作战地区,从此闽西南地区的游击战争全面地开展起来。
“在那里的红军统计至少在5000人以上,如红第八、第九、第十七、第十八等团及明光独立营、代英独立营、永定独立营,龙岩游击大队,永东第一、二、三游击大队,永定抗日游击队等都非常活跃。”“那里的党有很大的发展。陕甘边区的同志们:让我们和闽西南红军互相配合着共同向胜利的道路上迈进啊”,珍藏于永安市档案馆1936年2月16日出刊的 《红色中华》,在一篇题为 《蓬勃发展着的闽西南赤色游击战争——在杭永岩宁安一带还存有大块苏区,当地红军非常活跃》 的报道中,这样详细介绍了赤寨会议后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时的情形。
据龙岩当地党史资料记载,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游击队,粉碎了敌人五次“清剿”,在政治、军事方面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组织上获得了巩固与发展,保持了党在闽西的革命旗帜,保持了党在闽西革命的战略支点地位与作用,成为连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