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正是旅游的旺季,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到景点游玩,放松心情。然而,在我们放松心情的同时我们也会经常放松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和自我约束,“习惯性忽视”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使文明旅游成为“人人眼中有、人人心中无”的软肋。
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从最开始的“一日游”刻字到现在的“网络恶搞P图”,各式各样的行为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旅游真的应该被这些行为贴上“不文明”的标签吗?
上周刚刚从成都旅游回来的我,对于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深有体会,也在整个旅游的过程中提醒自己要文明出行。成都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每逢暑期就要承载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城市的压力也非常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峨眉山景点,美好的自然景观无不让游客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正是因为是珍贵的自然景观,更是需要我们的保护,但是却总有那么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成为美丽景点的“瑕疵”: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损坏景区公共物件……如何让文明成为伴随旅游的“标配”,成为对游客、旅游从业者素质和形象的一大考验,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良好道德的养成,需要先从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制定出明确、细化的准则,并使其发挥能真正约束游客的作用。2015年起,俗称“黑名单制度”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已经施行,但“依然故我”的游客却并不罕见。
文明,也许肇始于他律,但最终要靠自律。文明的实现应基于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职责与说教固然不可或缺,但鼓励式的互动或许具有更长远的现实意义。面对屡禁不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除了抱怨,其实可以在如何有效引导上下更多功夫,想更多新招。
倡导文明旅游,期望所有游客都成为举止高雅的“绅士淑女”,要让每个人都树立“我是导游,我是形象大使”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入心入脑入手入身,手脚勿乱动,身子不逾位,时时处处、点点滴滴将“文明”进行到底,这样,文明旅游才能真正落到了实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和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得了的。文明旅游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更不是一场不痛不痒的运动,不单单是景区和游客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协力配合、共同努力,大力倡导文明旅游的社会氛围,助力游客养成良好旅游习惯,才是上策。文明旅游,塑造着一个景区的外在形象,显示着游客个体的文明程度,更是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文明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文明是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