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推广好塞罕坝林场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国舫
一、塞罕坝的生态区位特点及其成就和意义
塞罕坝林场处于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及冀北山地森林的北缘,是保护京津唐地区及华北大平原的生态屏障。塞罕坝的平均年降水量只有400毫米左右,但由于海拔高,年平均温度低,蒸发量小,有可能支持大面积片林的生长。因此上世纪60年代在这个地方设场造林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塞罕坝林场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了面积达110多万亩的人工林,绵延数十公里,生长良好,效益显著,的确是非凡的成就。它既保护了生态,美化了环境,又创造了一大笔绿色财富,堪称典范。我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这在全世界来看也是最高的。坚持这个理念不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有可能使得中国在全世界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生态奇迹。我对此抱有信心。”
二、向塞罕坝学什么
除了要学习塞罕坝人的“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还要学习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个精神表现在:一是对塞罕坝地区宜林的科学判断;二是对塞罕坝造林主要树种的选择决策;三是对适于当地的造林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探索;四是与时俱进的管理和技术革新。科学态度是塞罕坝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态度,就没有今天的塞罕坝。
三、学习推广塞罕坝经验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要学习塞罕坝这个典范的精神实质。塞罕坝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人文环境,不可能被简单地复制。
要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林。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是一种方式,断续的连片也是一种方式。适于发展连片大面积人工林的自然地理条件已不可多得,要把重点放在提升和发展现有的国有林场上。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全国建立起了4000多个国有林场,还有大面积的国有林区。应参照塞罕坝林场发展中的实践和经验,去提高所有国有林场的生态理念和发展理念。
要宣传科学造林育林护林知识。“一刀切”的禁伐并不是科学的态度,科学合理的采伐也是科学经营森林的必要手段。塞罕坝林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进行合理的森林采伐,并没有影响它发展成为“绿色明珠”。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8-28晋安区“三步走”打造宜居文明幸福城
- 2017-08-28厦门出台全国首部促进社会文明地方性法规
- 2017-08-28创城进行时丨玩的就是高科技!“互联网+”助力闽侯省级文明县城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