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爷治县之功德
许珌在安定知县任上有怎样的作为,值得当地人世代纪念?综合许公纪念馆碑亭、碑廊诗文和各种相关资料,历代安定人感兹念兹的许公遗泽,大抵有这几个方面——
重教兴学,化民成俗。许珌自述:“余甫至安定,与诸士相见毕,便督课文字。”他创办书坊,兴教助学,尤重激励士人志节,表率民风。安定旧有拜城隍之俗,许珌到任后,令改拜文天祥为城隍。据传,许珌赴任途中,水旱路依稀均有城隍旗帜相伴,快到安定时才消失,后来他在客栈梦见文天祥告知已被任命为安定城隍。文天祥曾在闽江流域从事抗元活动,在福州民间有广泛影响,又是文章气节双崇的民族英雄。许珌树立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为城隍,将民间信仰与崇尚高风亮节融为一体,可谓用意深刻。至今定西城内,文天祥城隍庙与文庙并峙,每逢文山诞辰为庙会,人山人海,香火旺盛,见证着“许爷”教化之功。
明察疾苦,关爱民生。鼎革之际,甘肃前有李自成部兵火,后有多起叛乱,军事征伐频仍,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安定位处四衢八达的通驿要道,供应军需素重,民间困顿。而清朝为了扑灭南明余部,不断在北方加派兵饷和差役,又大大加剧了人民负担。当地土地贫瘠干旱,许珌上任时,民力尚未恢复,作为地方官员,既要完成上级下达的缴纳赋税、征发徭役的任务,又不能过度盘剥和催逼百姓,以舒缓民力。两难之际,他忧心忡忡,经常深夜“忧来揽衣起”,叹息“连年遭旱暵,退公常蒿目”,祈望“莫求丰年玉,但为荒年谷。维时稍休豫,庶无黍食禄”。为了体察民情,他经常巡察各乡,访贫问苦,对治下百姓呵护有加,办事公道,深得士民信服和爱戴,民间呼之为“许青天”。
清廉自持,乐善好施。清朝官员贪腐司空见惯,许珌却能洁身自好,清德过人,以至作为一县之长,清贫如一介贫民,还慨叹“三载食膏脂,相报惟区区”,说自己拿的俸禄是民脂民膏,却对百姓没有多大贡献。他弟弟来看望他,为他的困顿担忧,他却赋诗为弟弟送归:“须念诸娣寡,莫念拙兄饥。此地首阳近,余生甘采薇。”他生活节俭,却乐善好施,经常用自己有限的俸禄济贫助学,还出力办了许多兴教倡学、铺路架桥、治理污水等公益事业,为官将近三年,几乎没有什么积蓄,安定士民对之感恩戴德。《安定县志》称之“居官清慎,爱士重学而尤倜傥乐施,虽妇孺能道其廉明”。
俊逸倜傥,余韵流风。许珌是位有影响的诗人,交游广泛,工余政暇及解职赋闲期间,喜欢与文人雅士及官场友人相聚唱和,留下大量诗文。他的诗取材广泛,登山临水、吊古怀今、羁旅思绪、饯别伤离、友朋赠答、题画咏物,无不可入诗,得心应手。其诗才蜚声当世,“每篇出,辄传布海内”。陇中士人无不以家藏许公诗文和书法为荣耀。他的诗集在陇中广泛流传,据统计,不同抄本的《铁堂诗》不下10种,今定西市安定区图书馆所藏乾隆胡纪谟抄本《许铁堂诗稿》最为完整。许公纪念馆的碑廊,刻的多是历代书法方家所题写铁堂诗,以及各界人士对许珌人品诗品的高度评价。为陇原大地留下一脉风雅,是许珌的一大贡献。道光间陕西巡抚张祥河在许公祠前撰联,“老铁官声高陇阪,双松诗格并渔洋”。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