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日10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林剑冰 黄小星)位于莆田壶公山北麓的荔城区新度镇青垞村,是革命老区村,以前缺项目和资金,环境也差。如今,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兴起农家乐、游泳休闲、水果采摘等新业态,人居环境美了,村民腰包也鼓了。
在建设美丽乡村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莆田全面整治环境卫生,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村。目前,全市已清理陈年垃圾3.4万吨,清理率91%;全市909个村居全部实施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逾98%。
投入多了 垃圾少了
2013年,莆田采购了清扫车、清运车、压缩车等一批环卫设备。之后,各县、区、管委会也陆续添置新设备。三年间,全市累计投入近亿元。
除了设备更新,环卫工人投入也在增加。在乡村地区,每500个人配1个保洁员,城区环卫工作大都由保洁公司负责。目前,全市有城镇环卫工人5200多名。
投入增加了,资金哪里来?根据全市人口总量测算,莆田市、县两级从财政中安排一定资金,村里每户每年缴交定额的垃圾保洁费用。同时,设立市级考评专项基金,由市财政出资300万元,县级财政各出资100万元,用于奖励环卫保洁工作。此外,各镇村还发动乡贤捐资,总计超5000万元。
每天,保洁作业从大清扫开始,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分早上和中午两次,中间穿插三个时段的零星保洁。清扫后,中心城区的垃圾由专门的保洁公司清运,各乡村的垃圾由镇里组织力量清运。
在秀屿区东庄镇锦山村胜利围垦内,有个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商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负责处理全市的生活垃圾。发电厂一期建有两台机械炉排焚烧炉,二期增加一台,三期将于9月投产,目前,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2300吨。
机制活了 弊病少了
莆田整体人居环境发生质变,离不开合理的多元环卫作业机制。
10年前,出于“政事分开、管干分离”考虑,莆田将环卫保洁作业全面推向市场,但受各种因素制约,保洁效果不佳,弊病不少。
2013年8月,莆田以城厢区为试点,推行国有化运作,并成立市属荔盛市容环卫公司,统一处理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在机动车道进行机械化冲洗清扫,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机械清扫和人工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中心城区精细化保洁作业新模式,即“机洗 机吸 机扫 人工”,使机械化清扫率从市场化时的不足一成,达到现在的78%,其中主干道93%。
保洁工人也从中受益。“市场化时,生活得不到保障。国有化后,除去基本待遇,还有‘五险一金’、高温补贴和工龄工资。”保洁员翁国忠说,大家干活更有劲了。
莆田市环卫处处长林存华说,城厢区经三年实践,大大改善了城区卫生面貌,由此,荔城区、仙游县相继借鉴城厢区模式。
因地制宜,合理运作。仙游有两个街道采用国有化运作,其余的乡镇实行市场化,或聘请农村保洁清运队伍;秀屿区和湄洲岛旅游区选择市场化,但由省内有实力的大公司承包运作;涵江区和北岸开发区也是市场化,或聘请农村保洁清运队伍。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8-09文明城市创建 志愿者在路上
- 2017-08-09西安村接受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地考评
- 2017-08-09浦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组织驾校学员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
- 2017-08-09鼓楼区开展慰问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活动
- 2017-08-09福清市委王进足书记带队督导检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 2017-08-09长乐市领导察看长乐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