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8月8日讯 近年来,永春县以善为主旋律,论善、育善、学善、崇善、行善、享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抓重点、重点抓,连续三年开展慈孝模范评选活动,推动全县上下陈规陋习相继破除,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公序良俗得以形成,社会风气得到较大改善。该县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经验交流会的福建省基层代表。
一、重宣传,成风化人抓引导
一是社会宣传造氛围。永春县向全县群众发出《倡导厚养薄葬 弘扬文明新风》倡议书5万份,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在全县各村(居)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宣传广告1000多幅,实现“立图”与“入心”同步。依托县、乡业余讲师团、道德讲堂、乡镇广播站、文化广场等载体,通过张贴标语、发放传单、出动宣传车等手段,开展多形式、全覆盖的宣传教育,为推进厚养薄葬,移风易俗造浓氛围。二是新闻舆论明导向。在永春电视台、桃源乡讯、永春新闻网等县级媒体开辟《好人永春》专栏,积极宣传文明新风、慈孝工作正面典型,策划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广告,在新闻媒体和各种媒介进行广泛刊播。同时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反面典型,在新闻媒体上反复进行曝光,形成警示效应。三是丰富活动出实效。组织开展“永春家风家训”征集、“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和“家+文化”建设活动工作,征集家风家训400多篇。开展“家+文化”建设活动工作,谋划白鹤拳、纸织画等10多个“家+文化”展示项目。开展“清明树新风、文明低碳祭扫”、“摒弃丧葬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等为主题的殡葬宣传活动,组织编排移风易俗文艺节目,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认识,形成了共识。
二、树典型,榜样标杆促带动
一是深化“民魂”内涵。去年来,我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以“民魂”为核心内涵的“美丽乡村·精神家园”行动,以“民魂”为工作理念,以全县60个县级美丽乡村为重点,强化以孝教人,以孝治家,以孝传家理念。以今年开展“家+文化”建设及“身边故事、共同铭记”活动为契机,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广大家庭中积极倡导先进家庭文化,传递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二是挖掘先进典型。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挖掘父母在世时,认真孝敬,细心服侍,以礼相待,父母去世时,节俭治丧,力行薄葬的“厚养薄葬”先进典型,从2015年开始,已连续三年开展慈孝模范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10名慈孝模范、30名慈孝家庭、15对孝子孝媳,为村民树立了一批可感可触、可学可敬的榜样,在全县“上慈下孝”精神,掀起了评慈孝,学慈孝新热潮,许多乡镇纷纷举办慈孝模范、家庭表彰大会,传诵身边的动人故事。县委、县政府对率先响应厚养薄葬倡议的桃城镇花石社区村民郑春生授予“文明市民”荣誉称号。三是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在厚养薄葬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下,全县爱老、敬老、孝老蔚然成风,“永春慈孝文化促进会”、“永春助困公益协会”等10多个民间公益协会以及志愿服务团体、中小学校纷纷开展爱老、敬老活动。全国文明村一都镇美岭村更是率先设立养老基金会,为村中60岁以上老人每月分发900-1200元的养老金,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很多党员干部家庭当天或隔天即办完丧事,基本遵守最多不超过3天办结的倡议,力求一切从简,让亲人走得更平静,更安详。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8-08福清“江兜模式”成乡风文明建设新样本
- 2017-08-08将道德力量转化为文明追求
- 2017-08-08“最严禁烟令”助力文明出行
- 2017-08-08文明要经得住高温“烤验”
- 2017-08-08向公共环境不文明行为说“不”
- 2017-08-08“黑名单”为共享文明筑牢“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