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家”氛围 最美家庭闪光芒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惠安在全县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动员组织广大家庭积极参与,通过组织推荐、自荐、互荐等形式,多角度挖掘,涌现出一大批为提升家庭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的典型家庭。
在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锦东村,有一对远近皆知的伉俪老人——他们相伴六十载却依然相敬如宾,恩爱有加;他们出身贫困农家,小学文凭,却培养出了出色的后代;他们治家有方,里外儿孙30余口人,却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个个善良正直,家风远扬。他们便是八旬夫妇林炳水、林盆。夫妇俩持家有方,早年家境窘迫仍坚持“读书传家”的朴素信念,“不能等有钱了,才让小孩读书”。就靠着这份信念,林炳水夫妇将孩子们个个培育成才,6个孩子中不乏高级工程师、儿科主治医师、大学教授、高校辅导员等各行业精英,孙辈9人中有6个大学生、2个硕士。林炳水的一言一行,对儿孙们影响很深。“要舍得花时间,从生活到学习,耐心细心去引导。”听上去简单平凡的一句话,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从幼年起,林炳水便注重对孩子的引导,帮助孩子发现不同的东西,“没碰过的东西,都去尝试,哪怕是去泥地里玩土,只要没体验过,都有新的东西可以学”。他认为,成长中的孩子,每一种行为都有其道理,大人要学会去观察分析并适应它,“孩子不听话,跟你过不去的时候,要耐心引导,不能硬着来”。老人的教育方法,影响了两代人,女儿林碧燕说,“儿子女儿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外公家,陪他说话聊天”。在林炳水夫妇的教育和熏陶下,儿孙们不仅事业学业有成,做人更是正直善良,乐善好施。如今,锦水小学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总要提起林炳水,提起他家的小孩,当作学习榜样。乡邻们提起林炳水一家人都直竖大拇指,林炳水置之一笑,缓缓地说,“做人应该要谦虚。”
净峰镇的陈坚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每年特定时候,陈坚夫妇就会带着孩子一起探望老人,跟老人闲谈家常,送上礼品和慰问金,让孩子们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的过程中,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和睦相处,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多年来陈坚无私捐献家乡教育事业,他还捐助家乡修桥铺路、扶危济困,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以点点滴滴的行动播撒慈孝美德,传递爱心关怀。
在大岞创办惠安女艺术创作基地的张汉宗一家,致力于宣扬惠安精神和惠女文化,在当地小有名气。他们组织本村众多惠安女参与传承惠女精神和发展惠女文化旅游产业,增加惠女的收入,接待了超过15万人次中外艺术家和旅游者前来惠安创作度假参观。2013年5月,他们倡导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计生女孩户协会——大岞村女孩户爱心协会,尽己所能把婚育新风引进渔村家庭,转变传统遗留的“重男轻女”婚育思想。树立了“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观念,深得广大有识村民的拥护和支持,获得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推广,身体力行推动良好风尚的形成。
“一个最美家庭,是一个故事;十个最美家庭,是一种力量;成千上万个最美家庭,铸就一个城市的良好形象。”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是一次传播优秀家文化的探索,截至目前惠安一共评选表彰118户县级“最美家庭”。推荐4户“最美家庭”受省市表彰,其中螺阳镇林炳水家庭被评为全省“最美家庭”,和谐的家庭事迹广为流传。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8-07福建调查总队严格对照标准抓好文明创建工作落实
- 2017-08-07任性“砸场”不可为 文明之路需要共同守护
- 2017-08-07湖里区探索“路长制” 与社区结对助推文明创建
- 2017-08-07福清“江兜模式”成乡风文明建设新样本
- 2017-08-07一户一家训 处处见新风——福清“江兜模式”成乡风文明建设新样本
- 2017-08-07一户一家训 处处见新风——福清“江兜模式”成乡风文明建设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