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清渔而改变
在闽南,陆上与海上的谋生群体,分别被称为山顶人与讨海人。
今年65岁的老渔民余龙发,父亲是山顶人,母亲一家世代以捕鱼为生。12岁,余龙发便跟着大人出海。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国企厦门第二海洋渔业公司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找人造了艘船,开始在沙坡尾单干。“我一度以为,自己一辈子都将在海上度过。”余龙发说。
2015年5月13日召开的一场会议,改变了余龙发的生活轨迹。
会上,厦港街道负责人宣读了《关于厦港沙坡尾避风坞封闭管理的公告》,核心内容是,当年6月10日前,沙坡尾避风坞将完成渔船清退、渔民上岸,而后进行封闭整治,清淤截污。公告指向的是83艘厦门本地船只与58艘外地船只。
余龙发说,类似的清淤工程,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但清退渔船,还是头一回。
余龙发最终签订了补偿协议。他那艘刚刚投用不足半年的新船,共拿到了渔船征收款、5年燃油补助、奖励金合计约12万元。
清渔之后,除了4个渔民被聘为演武大桥观景平台管理人员,大部分渔民开始了新的陆上生活。
余龙发与妻子在厦门思明南路大生里的家门口,经营一处小吃摊,卖厦门特产土笋冻与姜母鸭。
65岁的张亚包,在渔船上出生的。早年在渔捞公社担任船长的经历,让他掌握了古法制船、延绳钓等全套海上谋生技艺。他的山顶生活,依然离不开船和海。“闲着没事,就动手制作厦港传统的钓艚船模型,断断续续做了三艘。”张亚包说。如今,张亚包还经常到漳浦县一带,租一条渔船,出海海钓。
沙坡尾的渔歌记忆
许路是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研究中心的发起人,在厦门港的街巷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2006年,有感于沙坡尾的变迁,他回到家乡,开展本地造船技术史与航海技术史调查。
“老厦门人口中的厦门港,指的是厦门岛东南角五老峰下的陆缘海湾,它是厦门岛最早开发的港埠,早在明末清初就是重要海港。”许路说,厦门港的外侧原本是月牙形的连片沙滩,因此有“玉沙坡”的美誉。“玉沙坡”以南溪仔乾为界,分为沙坡头与沙坡尾。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沙坡头一度是厦门的渔业中心。
74岁的渔民张英华说,钓艚船曾是早期厦港渔民广泛使用的一种船型,具有出色的抗风、防水能力,常年穿梭于当年被誉为“黑水沟”的台湾海峡,将大米、蔗糖等物资运回厦门港。曾在1922年完成横渡太平洋壮举的“厦门号”,便以钓艚船为原型。
厦港海洋文化的另一代表,是沿用至今的延绳钓技法。“它俗称放绲,即从船上向海里释放一根从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的干绳,并在干绳上设置带有鱼钩的支绳。”张铜陵说,延绳钓是一种取之有度的捕鱼方式,其特点是根据时令、鱼情、鱼种、海况选择不同钓钩,只钓大鱼,不损伤小鱼,“清渔前,厦港渔民仍普遍使用六种鱼绲,其中白带鱼绲,一筐分为五组,每组21个钓钩,钓钩之间间距为3.2米”。
厦港海洋渔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沙坡尾。1934年,厦门为沿鹭江修筑堤岸,将沙坡头并入陆地,沙坡尾因此取代了沙坡头的渔港地位,避风坞便为当时所建造。
1958年,厦门渔捞公社成立。大型机帆船的投入使用,让厦港渔业进入工业化时代。张英华仍记得,1972年厦港远洋渔队,曾创造出三个航次收获1000多吨的成绩。慢慢地,沙坡尾周边聚集起了鱼肝油厂、冷冻厂、船舶修理厂等配套企业。
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由渔捞公社经过多轮改制成立的厦门海洋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却陷入了经营不善的困境。
2002年,厦门开始在沙坡尾周边的海面上修筑演武大桥之后,大型渔船无法再在沙坡尾停靠。
2004年,厦门市政府宣布,废止沙坡尾渔船避风坞。
但小型木质渔船,并未因沙坡尾渔业工业时代结束而消失。沙坡尾渔民自行定制渔船,并沿用古老的延绳钓,在厦门周边海域从事海上作业,沙坡尾避风坞是他们唯一的停靠点。来自漳州龙海等地的渔船,也纷纷在这里停靠。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