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弘扬“五古”文化 培育文明新风
http://wmf.fjsen.com 2017-07-24 11:20:57 来源:龙海市文明委    我来说两句

龙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龙江精神”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大力实施“五古丰登”行动计划,以传统文化为底色,以富美乡村为阵地,以古街、古厝、古寺庙、古树、古桥等“五古”自然和文化遗存为示范,突出古为今用,注重传承创新,让群众在家门口坐享“文化盛宴”。

一、彰显古村新貌,共享文明生活。落实生态建设“保护优先”理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实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一是加快建设文明宜居乡村环境。按照“保护原有风貌、不搞大拆大建、杜绝千村一面”原则,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修缮,“不砍树、不填塘、不占田、不拆房”,尽最大努力保留田园风光、农家情趣和文化底蕴。全市涌现出“闽南古风、生态水乡”的浮宫镇田头村,“先看田园、再看家园”的东园镇东宝村,“又见炊烟、古渡古街”的东泗乡卓港村,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富美乡村建设,营造了点上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良好环境,为农民群众创造了更为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升级建设40个富美乡村,力争在五年内把全市一半以上的乡村建设成为富美乡村。二是积极拓展乡村文明共享空间。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注重选择那些具有文化底蕴和景观价值的老建筑,改造建成公共文化设施。在农村,重点规划建设东宝村“乡愁馆”、田头村“归田居”等一批文化基地,搜集展示近现代时期具有古早味、闽南风的生活物品,留住乡村记忆和美丽乡愁。在城区,对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旧齿轮厂,改造建设龙头文化公园,利用原有厂房建设农民戏馆和农民画馆,常年举办各类文化展览和文艺活动,已经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百姓大舞台”。目前,全市基本形成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有乡镇均建成综合文化站,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室20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0多处,农家书屋实现村级全覆盖,“村村响”覆盖率达92%以上,文化共享更多地走进农村千家万户。

二、坚持古为今用,守住精神家园。积极挖掘和弘扬龙海优秀历史文化,打造一批乡村“文化地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一是弘扬“龙江精神”。上世纪60年代产生的“丢卒保车、顾全大局、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是龙海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依托九龙江生态底本和历史文脉,规划建设西溪生态文化园,新建了“龙江精神展示馆”和“古窑陶艺文创园”,既满足了群众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的需求,又是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基地。二是激活“月港文化”。龙海古月港是明朝中后期我国唯一合法的出海贸易港,孕育了“敢闯敢试、同舟共济、开放开明、和谐包容”的海商精神。近年来,龙海以月港申遗为契机,抢救和修缮了包括“七个古码头、一条明代古街”在内的月港历史风貌区,充分挖掘月港文化,重现月港历史记忆,激活月港古镇的生机与活力。今年春节举办首届月港彩灯庙会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人次的群众参与。三是传承“埭美家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埭美村,是闽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一张规划管五百年”在埭美代代相传。我们在启动整村保护的同时,注重挖掘“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埭美家风,规划建设“家风堂”,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成为全市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的示范样板,今年3月被福建省妇联命名为“福建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7-24龙岩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月启动
  • 2017-07-24漳平市妇联五措并举为城市文明添光彩
  • 2017-07-23200多名导游集中“充电”垃圾分类 引导文明旅游
  • 2017-07-23龙岩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月启动
  • 2017-07-21长乐市场监管局召开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部署会
  • 2017-07-21东山县文明志愿者们在行动 助力文明县城创建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