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 文明村镇 > 正文
平潭:融合两岸特色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http://wmf.fjsen.com 2017-07-20 08:44:36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上楼村志愿者与老人们共迎拗九节。

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提高物质生活为基础,推进乡风文明为主线,依托传统节日,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深耕:营造美满和谐的节日氛围

春节期间,平潭综合实验区佳林社区邀请国家心理咨询师陈春妘为社区居民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之“五伦关系”,引导居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文明和谐新社区。

“中国文化的根本是伦常,中国的民族是五伦的民族。”在讲座中,陈春妘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以实例进行逐一阐释,尤其侧重于“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夫妻伦和兄弟伦,引导居民营造美满和谐的家庭氛围。

通过家庭纽带、细胞的作用,弘扬传承优良家训家风,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营造美满和谐的节日氛围。

坚守:始终坚持为民谋福利办实事

时至腊月,天气微寒,但在岚城乡正旺小学,确是一片热腾。平潭综合实验区2017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来自区直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摆摊设点”,主要开展以科技、卫生、计生、税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现场咨询、科普宣传和现场义诊。同时,还有福州市歌舞剧院等组成的文艺演出团队为广大群众送去文化大餐。

“这几年来的‘三下乡’活动,给我们村民谋了不少福利、办了不少实事,” 村民何先生告诉记者,“特别是在农业方面带来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给村里带来了新气象。”

在传统节日期间,为农民群众带去实实在在的福利,使农民朋友共享现代化的成果,把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办成为民谋福利办实事的重大项目。

探索:农村建设中融入台湾元素

在拗九节来临前夕,上楼村老人会也迎来了一场盛宴。

实验区台湾工作部携手上楼村村委,与村里70岁以上的长者们共迎拗九节。来自台湾台北市文山区忠顺里里长曾宁旖不仅为老人包水饺,还带来了台湾的农村和社区的建设经验。

据了解,在台湾,农村和社区志愿者的任务包括健康讲座、手工艺活动、专业疾病护理、关怀访视、日托服务等等 ,“我们想把台湾的农村、社区元素,融入上楼村的建设中,通过两岸交流学习,让上楼村的建设越来越好”。曾宁旖说,上楼村是一个淳朴的村落,与都市化的台北有很大不同。因此,更需要保留传统元素,走出属于上楼村的特色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6-01三明市委文明办主任张炜琳率队到建宁县指导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 2017-05-27三明市委文明办到泰宁县指导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 2017-04-26让阅报栏成为精神文明阵地
  • 2017-04-11吐故纳新让精神文明创建更芬芳
  • 2017-04-11长乐市召开2017年精神文明信息工作培训会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