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将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了,2018 年前制定中山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整改工作方案并经市政府同意后颁布实施,2019 年底,城市生活垃圾将得到有效分类,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公众基本接受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典型模式。昨日,我市召开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全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副市长高瑞生出席会议并讲话。(7月15日《中山日报》)
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垃圾强制分类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还能起到节约资源的效果,可以说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举措,但是确保这项措施的落实,还需要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做起。
垃圾分类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如何执行和落实却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各地的一个巨大问题,甚至导致一些地方的垃圾分类半途而废,有名无实,造成这样的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只是注重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建设,却忽略了市民意识和分类技能的提升,忽略了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结果导致垃圾分类出现“前分类,后混乱”的结果,因此,垃圾分类不能只注重后续治理,也不能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还应该将治理和建设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家庭,延伸到垃圾产生的源头,这样才能确保垃圾分类成为现实常态。
首先,应该加强市民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是不想对垃圾进行分类,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分类,什么样的垃圾属于厨余垃圾,什么样的垃圾属于有害垃圾,什么样的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这些常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垃圾分类时,不知所措。因此,需要加强对市民垃圾分类技能的培训和引导,比如,可以在垃圾桶粘贴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规定,将垃圾分类内容进行公示,这样方便市民按图索骥,甚至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提升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从家庭开始做好垃圾分类,这样就可减轻后续垃圾垃圾分类的负担。
其次,家庭的问题解决了,垃圾回收和运输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回收和运输的过程中,保持家庭良好的分类状态,不能家庭分类后,环卫工人在回收和运输的过程中又将分类的垃圾混为一谈,这样不仅导致前功尽弃,也严重挫伤着市民的分类热情,更给后续的分类处理增加着麻烦,因此,环卫工人的回收和运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在回收和运输中要做好环节衔接,另一方面不妨采用不同的垃圾车进行分类回收和运送,这样更能区分和辨认,避免混乱。
垃圾分类是一个产业,既要注重源头建设,也要注重环节建设,唯有每个环节都重视起来,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互相配合,精准衔接,垃圾分类才能成为现实。(泉州市委文明办朱丹)
责任编辑: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