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漳州> 漳浦县 > 正文
漳浦佛昙镇轧内村:党旗引领下的美丽蜕变
http://wmf.fjsen.com 2017-07-14 09:28:32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7月14日讯(通讯员 柯生杭 戴艺文)轧内村地处漳浦县佛昙镇南部,古称代卿,俗称大坑,村境面积3.5平方千米。该村辖有三个自然村,599户,2366人,党员66人。村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有陈元光屯兵处、陈氏家庙、台湾宜兰陈氏祖庙、玄天上帝公庙、都督府、鸿江书院、100亩淡水湖-鉴湖、千年古樟古榕树群等。近年来,为改变软弱涣散面貌,村党支部在组织建设、产业提升、民生工作等环节上带领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功实现转化提升。

建队伍强堡垒,夯实党建基础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村党支部将每月20号定为党员干部活动日,组织党员干部通过读报、看新闻,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并由市派第一书记给广大党员上党课,形成组织生活常态化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党组织的内在活力和动力,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主体意识和宗旨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驻村工作组以“一对一”的形式对村干部的村级业务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充实村干部的业务知识,提高工作实践能力,帮助村级各项工作更好开展。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村党支部以联系帮扶群众为抓手,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方面,以“5+1”形式,每个党员挂钩5户农户和1户困难户,入户走访,深入到所帮扶对象家中,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实际困难和有关需求,帮助谋划脱贫致富的途径和办法。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群众事务党员代办”制度,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轮值轮岗,利用“便民代办点”平台,让党员干部充分履职,为群众解疑答惑、办理各项业务。

建设互促型党组织。深入开展与后许村结对共建活动,学习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轧内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代表选择性参加后许村党组织活动,学习借鉴总结工作中的新经验,研究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推行两村党员共同学习培训等一系列互动性较强的组织生活形式,推动两村党建互促融合。

兴产业促发展,助民增收致富

为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百姓致富,村党支部积极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振兴农村经济。

发展特色产业。以水产养殖为重点,委托省水产研究所编制完成“福建(漳浦)海洋经济生物种业创新与产业示范园”规划,搭建新型平台,引进高新技术,研究培育优良苗种,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目前,该园区内共有育苗场和养殖场300多家,新增26家,涵盖了鱼、虾、贝等主要海洋经济生物品种,年产值达数亿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

整合开发资源。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以鉴湖为中心,通过对古樟园、石猴讲堂、玄天上帝庙、陈元光屯兵营等自然景点挖掘包装,打造人文生态景观与规划路线连点成线的景观游布局,推动以旅游业为主的农村服务业发展,全力打造具有闽南传统文化特色乡村旅游村,实现产业转型和生态建设“双赢”。

加强技能培训。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讲座,邀请专家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同时普及一些政策知识,提高农民种养技能,拓宽农民发展思路,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

办实事谋民利,凝聚广大民心

完善基础设施。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村党支部通过在端午节举办“鉴湖龙舟大赛”等方式,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共建美丽新农村。两年来,轧内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建成了2座农民休闲公园,新建标准公厕6座、凉亭1座;完成5.8公里排水沟建设,路面硬化4.3公里,铺砌路沿石2100米,安装巷道路灯170盏,整治裸房45套,村民生活环境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美化村庄环境。针对村容村貌脏、乱、差,轧内村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一方面,成立一支综合执法队伍,加强违章建筑、乱搭盖、占道经营、乱放广告牌等规范整治,确保道路整洁美观。共拆除废旧弃房屋、猪圈、牛棚、旱厕等302间4100多平方米;清理了巷道杂物乱石及陈年垃圾965车;新建垃圾中转站2处和1个污水处理池;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树木6560棵。另一方面,将保洁机制市场化运作,实施卫生保洁外包。由村委会组建专门环境卫生监管队伍,督查每日的卫生保洁,减轻村委会的压力,确保日日保洁到位,实现村庄干净、整洁、美化。

展现和谐风貌。构建“1+2+3”工作模式,即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调委会和便民服务代办点为平台,以村级调解员、综治协管员和党员代表为主要力量,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认真解决村民反映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维护稳定,保一方平安的屏障作用。同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精神生活,通过入户走访、分发宣传单、播放村广播等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的新风新貌。

(漳浦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孙靖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