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晋江市 > 正文
创城,让晋江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2017-06-28 15:16:05 来源:文明风

福地仙境

移风易俗 润物无声

磁灶镇前尾村的王银提老人迎来了他的“杖朝之年”,经商有成的儿女们正打算热热闹闹地为他举办八十寿庆,谁知老人家却有自己的想法。在他的坚持下,这个殷实之家只花1200元摆了3桌素菜招待亲戚好友,原计划用于寿庆活动的9万元预算全部捐给村里,用于村庄建设和老人福利。获悉记者将要采访他时,这位老人爽朗地笑着说:“这没什么,我只是和其他村民一样遵守村规民约而已。”

这样的故事,在晋江大地上不胜枚举。对此,长期从事慈善工作的晋江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龚子猛别有感触。他说:“过去,每逢儿女亲事,人们问得最多的往往是‘办了多少桌’,而现在则常常是‘捐了多少钱’。” 2002年,晋江市成立全国首家县级慈善总会,第二年就向工商企业界人士发出“简化礼俗,多行善事”的倡议,得到了社会各界许多人的响应。慈善总会成立15年来,累计募集善款超过28亿元,其中从婚丧喜庆活动中节省下来并捐给公益事业的钱款就超过一半,这还不包括直接捐给村、社区的善款。

晋江人徙自中原,血液中承袭了太多的传统基因;自唐开元6年(公元718年)置县以来,这里已有1300年的历史。深厚的积淀不仅造就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使这里的民俗颇有古风,婚丧喜庆等红白诸事仪轨十分繁复,以至过去外地人常常用“生在江南水乡,死在泉州晋江”来嘲讽当地人往生的哀荣。

早在清末民初,出洋的乡侨和当地有识之士痛感于此,就曾自发成立“安海去毒社”和“衙金深新运风俗改良会”等民间组织,屡次掀起移风易俗运动,但因缺乏政府的有效推动和坚实的社会基础,陋风流弊终归一次又一次卷土重来。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也是人的灵魂的一场伟大革命。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晋江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一种核心价值来引领、一种生活方式来倡导、一个社会问题来治理,采取干部带头、乡贤示范、群众自治、慈善捐赠和文化建设等“一揽子”措施,久久为功,标本兼治,持之以恒,努力使社风民俗不断地向上、向善。

王银提老人所说的“村规民约”,就是村和社区通过公议、公定、公示和公行,来规范民间婚丧喜庆活动,防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盲目攀比的一种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千百年来,村规民约一直在中国乡土社会的建构和维护中起着关键作用,直至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晋江市委、市政府先后4次组织基层修订移风易俗的村规民约,一次比一次更民主、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有效地推动了社风民俗的改良和优化。如今,全市392个村、社区全部拥有自己的村规民约和执行体系,在基层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015年11月20日,磁灶镇前尾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该村《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开展第3轮修订,使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和民间信仰活动禁止大操大办的各项规定,进一步量化到规模、时间和各种仪式、仪仗的细节,充分体现了崇俭、节约、公益的导向;与此同时,该村专门组建一支“移风易俗督导队”,由村两委、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包片负责、督促落实,并请德高望重的乡贤和村老人协会来协助管理,凡有违反,铁面无私,有效地提高了村规民约的执行力。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孟健介绍,这个拥有3300多个人口的村子,近3年来群众从红白喜事中“抠”出来的钱就达千万。不少群众自愿把资金捐给村里发展乡村公益,铺砌了水泥路,新建了小学校,成立了敬老院,建起了运动场,组建了环卫队,“基础设施更完善了,村容村貌更整洁了,人心也更齐整了”。去年,前尾村成为泉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今年春节前,一场名为“古邑新风进万家”的社区巡回演出火遍晋江城乡。《厚养薄丧才有孝》、《嫁妆》、《赴宴》、《男孩女孩都是宝》、《父母的心声》等一系列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原创小品、小戏,唤起了许多群众内心的共鸣。据悉,这场移风易俗主题演出将一直持续到农历七月的“普度”期间。在当地党委、政府看来,风俗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破陋俗”关键还在于“树新风”。民间习俗往往菁芜并存,晋江市十分注重传承和弘扬其优良、有益和合理的成份,努力以新的文化成份来剥离、取代其糟粕。即使是对以往一概斥之为“封建迷信”的“普渡”、“佛生日”等民间信仰活动,现在也不是简单地一禁了之,而是通过举办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和公益活动,把它变成社区和农村居民的“才艺展示日”、“志愿服务日”、“扶贫济困日”和“环境整治日”。

去年11月28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视讯会议。作为唯一的县级单位,晋江市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市委书记刘文儒说,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晋江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化移风易俗,加强文明建设,全力破除闽南地区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炫富摆阔等陈规陋习,着力解决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其它热图

三明市创城迎总评工作有效推进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台江区召开公益广告推进会 让公益广告为文明城市喝彩

平潭举办“我身边的好党员”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

创城,让晋江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仙游县加大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力度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