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困场屋的共鸣
罗隐“十上不第”,唐咸通元年(860年)至咸通八年(867年)间,他多居长安,也结识了进京应试的常修、陈黯、王肱、萧枢、林颢、赫连韬、詹雄等人。除江陵人常修外,余皆为闽人,如陈黯、王肱、萧枢、林颢均为泉州晋江人。
因与陈黯交情不错,罗隐于咸通六、七年间(865年—866年)曾到泉州、晋江等地,旧雨新知,履舃交错,当中就包括陈黯的内侄、后为晚唐五代福建文坛领袖的黄滔。
福建士人入京赶考所结识的名人,当非仅有罗隐一人,若说因罗隐曾经入闽而在福建声名大振,那么当时颇具盛名而又到过福建的学者,肯定不只是罗隐,周仆、韩偓等时望都曾避乱入闽流寓。再扯远些,后世大名鼎鼎的纪晓岚来福建当提督学政,也没留下这么多的故事。
罗隐何以能誉满福建?王志阳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罗隐的才华获得了福建士人的高度认同,并与当时处于“科举不遇”的福建士人的境遇高度相似,使得罗隐传说的种子能够深植福建。
唐末五代正处于福建文化起飞的前夕。唐前期的80多年间,福建没有及第记录,唐神龙二年(706年)始有长溪(今福安)人薛令之“开闽进士”的出现,之后84年又是无人折桂。贞元七年(791年)及次年,莆田林藻、晋江欧阳詹接连及第,唐后期各朝基本不乏闽中进士了。
相当一段时间,进入唐代政坛的福建人少,又增加了福建士人考中进士的难度,一大原因是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设计问题。唐初一度实行“糊名”而后罢之,南宋学者洪迈说“唐世科举之柄,颛付之主司,仍不糊名”,故其取人“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制度上缺少有效监督,考试结果取决于主考官的贤与不肖,到了唐末吏治愈坏,弊病更甚。
欧阳詹自述“某代居闽越”,自闽至于吴,自吴至于楚,过宋由郑,逾周到秦,进京后“朝无一命之亲,路无回眸之旧,犹孤根寄不食之田也,人人耘耨所不及,家家溉灌所不沾”。欧阳詹并非寒门出身,一进长安赶考竟窘迫如此,饱经了当时福建边缘化的苦楚。
《旧五代史》说“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又谓“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虽负文称,然貌古而陋”,宰相郑畋之女“尝览隐诗卷,讽诵不已”,然某日隐至第,郑女“垂帘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
在唐末五代,罗隐实乃一个“誉满天下”兼“谤满天下”的矛盾结合体、时代争议性人物,虽享大名,但上层就是不给个功名。罗隐尚且如此,何况他人?福建多数学子久困场屋,不沾雨露之恩,自然容易引发共鸣。罗隐的传说经由福建士人口口相传,便散布于福建各地。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