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漳州> 平和县 > 正文
平和县五寨乡用好四种力量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http://wmf.fjsen.com 2017-06-16 17:30:2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6月16日讯(通讯员 黄茂林 周景城)近年来,随着平和县五寨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大操大办、互相吃请的陈规陋习,严重阻碍农村社会向前发展。

2016年12月,五寨乡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农村民俗活动摸底调查,摸清了全乡各村的民俗活动内容和数量,并就群众对大操大办的看法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乡9个村,全年共有32项民俗活动,每逢传统节日、祭祖拜神、婚丧嫁娶、新居乔迁等,家家户户都要置办酒水、大摆流水宴,邀请同乡的亲朋好友前来集会吃请,这家吃完吃下家,酒席办得不好便是丢了面子,这家去了那家没去就会伤了和气,每户每年仅在操办酒席上的花销几乎都达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块。由此引发的赌博、酒驾、斗殴、家庭暴力、奢侈浪费等问题不容忽视,移风易俗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党风廉洁建设、树立尚俭戒奢社会新风,营造文明和谐乡镇,2017年2月8日,五寨乡专题召开移风易俗工作动员会,开展全区域的移风易俗工作,用好四种力量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为干部群众带来阵阵清风。

一是用好党委推动引导的力量。为确保移风易俗活动的顺利开展,乡党委政府多措并举,严格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村党组织切实担负起开展移风易俗、综合治理大操大办、推进基层党风廉洁建设工作的“两个责任”;坚持领导带头、党员先行、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中小学校、工会、团委、妇联等的作用;乡纪委和组织办加强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文化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设立举报电话,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查处党员干部违规操办或参加婚丧喜庆的行为,全力推进五寨乡基层党风廉洁建设,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

二是用好党员干部模范的力量。老百姓有句俗语,叫做“组看组、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决定了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必须首先做到。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就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乡纪委、组织等部门强化制度和纪律约束机制及其追责办法,杜绝党员干部攀奢比阔的现象,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动员家属及亲朋好友参与,反对奢靡浪费之风,做移风易俗的先锋,以好党风带动好民风,切实推进文明新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群众俭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

三是用好群众自身诉求的力量。将移风易俗作为改进、完善农村基层自治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村规民约。五寨乡各村相继建立红白理事会,确立各村点的统一办事标准,倡导群众喜事俭办、丧事简办、传统节日不办酒席宴请。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发动起来,形成向陈规陋习宣战的广泛共识。活动开展以后,五寨乡群众在一个传统民俗节日可省2千元左右、丧者家属办一场丧事就能比过去省下2万元左右,他们从移风易俗行动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自然更加打心眼里拥护和支持,使之成为自觉、自愿、自主的共同行动,从而凝聚成民间自发而为、形成相互监督的强大力量,确保移风易俗工作顺利、有效、持续的推进。

四是用好道德文化教育的力量。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感召力,利用五寨乡寨河廉政教育警示基地和埔坪林氏家风家训馆的教育示范作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着力培养广大民众的道德自律和文化自觉。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树新风宣传教育活动,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2月10日晚,在埔坪村“林氏家训家风馆”举办移风易俗树新风专场文艺晚会;3月8日,开展以“移风易俗、巾帼先行”为主题的庆三八活动; 6月7日,组织开展了“主题党日 + 移风易俗 • 抓党风带民风”活动,在前岭村举办了趣味运动会、在侯门村举办猜灯迷活动待等鼓励村民走出来过节,减少请客喝酒、铺张浪费,使拒绝、抵制陈规陋习成为群众的文化认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于群众思想中,构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生活、新追求、新风尚,把大家的思想和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让美丽乡村处处清风荡漾、风景如画。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林艺蓉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