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空中课堂 > 正文
不薄新诗爱旧诗 发掘旧体诗词文献
http://wmf.fjsen.com 2017-06-16 16:47:08 杜羽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很多国人对古典诗词重新投以关注的目光。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传承弘扬诗词文化,除了背诵经典篇目,也需要适当接续旧体诗词创作的传统。

新文化运动以后,旧体文学创作的传统其实并没有中断。然而,翻看各类现代文学史著作,大多是对新文学作家作品的叙述,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旧体诗词创作。这一时期的旧体文学创作,年代又不属于“古代”或“近代”的范畴,古代文学史、近代文学史自然也难以纳入。

日前,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民国旧体文学文化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民国旧体文学与文论研究”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指出,有必要从新文化运动之后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和研究著作中,遴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加以整理出版,在历史的尘埃中发现那些凝聚着先辈心血的精金美玉,使当代人更为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发掘旧体诗词文献

20世纪有多少诗词家?作品总量多少?修订情况如何?评论资料怎样?几年前,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大勇曾发出这一连串的问题。他自己也给出了答案:似乎没人能给出一个哪怕比较模糊的数字。

在马大勇看来,对20世纪旧体诗词进行一个可靠的、全面的编目是当务之急,但这个工作体量巨大、头绪纷乱,特别是搜集以油印本、稿抄本、日记等形式保存下来的诗词尤为不易。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曹辛华同样认为,应该汇辑出版那些被现代文学史所忽略的旧体文学作品及其史料文献,如各种旧体文学别集、总集、选集及作家史料、批评史料、郡邑文学、期刊文学、社团文学、域外旧体文学等文本,整理其中的稀见本、孤本、稿本、抄本、油印本、评点本、报刊连载本等,这将扭转当前人们贵古贱今、贵新贱旧的学术局面。近几年,曹辛华主持整理的“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丛书、《全民国词话》等旧体诗词文献陆续出版,《全民国词》也在编纂之中。

“我正在与叶嘉莹先生合作编辑的一套‘民国诗学论著丛刊’,将于近期问世。这套书抱着‘发潜德之幽光,启来哲以通途’的宗旨,在扎实、详尽书目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选刊那些学术价值或普及价值较高的诗学论著,比如顾佛影的《填词百法》、顾实的《诗法捷要》等谈论、介绍诗词创作法度、门径的书籍,较为全面地呈现这一时期诗学研究的多元气象和立体景观。”作为丛刊的执行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斐希望,有了这套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的诗词读物,读者可以在旅途之中、工作之余、休闲之刻顺手翻上几页,这对于推动中华诗词的研究、创作、普及乃至建设书香社会都大有裨益。

学术视野应贯通古今

“郁达夫的旧体诗写得很好,这是大家都清楚的,当然应该作为郁氏文学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文学史应该在论述他的小说之外,也提一提他的诗。其他‘五四’以来的重要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均照此例。”1980年,在给茅盾的一封信中,作家姚雪垠就提出了“大文学史”的编写理念。

30多年来,不论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还是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研究领域,都有学者在进行打通新文学与旧体文学的尝试。马大勇指出,一个成熟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应该具备古今中外多个层面的知识架构,古典文学和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学养;而对古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倘若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比较隔膜的话,也不可能说清楚某些重要问题。

“把旧体文学纳入现代文学史研究,有利于诊断、发现与纠正当前文学史研究、撰著的误区,真正促进现代文学史的书写接近‘历史的真实’。”曹辛华认为,借助旧体文学这一“参照物”,一方面可对新文学与旧体文学的互动、互通问题有更为清晰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使中国文学由古典到现代转型的“内幕”更为彰显。

“不薄新诗爱旧诗是我们应有的态度。20世纪诗坛的真实状况是格律诗、自由诗齐头并进,各有斩获,这在中华古老诗国还是空前未有的格局。”在马大勇看来,只有站在3000年诗歌史的高度来审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旧体诗词,许多关键性的险隘才有可能找寻到突破的契机,“旧体诗词研究不能拘囿在一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中的某一时段来进行考量,而应该以贯通的学术眼光把握中国文学的整体流向,真正做到‘通古今之变’。”(记者 杜羽)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6-16龙岩市委文明办和新罗区文明委联合举办“家和万事兴”好家风好家训巡回宣讲活动
  • 2017-06-16洛江区召开全国文明城市总评迎检动员会
  • 2017-06-16善待城市修补匠也是一种文明
  • 2017-06-16为共享经济筑好文明篱笆
  • 2017-06-16直播礼让斑马线传文明新风
  • 2017-06-16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记忆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