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空中课堂 > 正文
《诗书中华》:以文风展家风
http://wmf.fjsen.com 2017-06-16 16:43:13 国伟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从去年年底开始,文化类节目开始显现出大热之势,期间推出的每档节目都无一例外地保持着十足的话题热度,且口碑一再攀升,在折射大众审美需求新走向的同时,更是给人以文化类节目集体复兴的感觉。可实际上,如果对文化类节目有所关注就不难发现,荧屏上从来都不缺少这一节目类型,其雏形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子午书简》《开卷八分钟》,至于为何没能像今天这样引发全民讨论,多半还是由于节目在形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所致。

关于形式陈旧、难于突破的问题,一直都是文化类节目亟待解决的困局之一。从最早的《子午书简》开始,文化类节目就缺乏形式上的新鲜感,再加上节目往往被安排在接近午夜的非黄金时段播出,自然乏人问津。即便后来改为引入嘉宾的谈话模式,很快又因为选择范围狭窄陷入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想要邀请那些“自带流量”的明星级嘉宾,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宽选择条件,渐渐演化成为打着以文化传播为名的访谈类节目。比模式的套路化更让人无所适从的,是文化类节目还常常会以一种极为主观化的视角,向观众强行灌输某种带有结论性的观点。一旦用自以为是代替本该具有普遍意义的旁观者视角,就容易把节目做成“传道授业”的听课形态,引起观众的逆反情绪。这也难怪,此类节目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网上,都越来越少了。

2017年4月在东方卫视播出的文化节目《诗书中华》以文风展家风,令人耳目一新。古诗文比赛以家庭家风展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节目试图通过“诗入寻常百姓家”的立意,开启大众“文化需求”的路径,构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连接。

《诗书中华》打破了既往文化类节目展现个人才华的形式,节目以家庭为单位携手作战代替个人单枪匹马,而家庭组合的关系又具有多样化,父女、父子、兄妹、堂兄弟、表姐妹。他们之中有80岁的老人,也有5岁的突尼斯女孩,还有学生、老师、网络店主、退休员工、私营企业主、公司总裁……《诗书中华》在对42组家庭的呈现上也彰显节目“诗入寻常百姓家”的核心思想。

节目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上更具开放性,题目考察范围从以往的古诗词扩展到古诗文,诗文不分家是中国文史之学的传统,诗文兼重,诗文互动,节目以“古诗文”为考察范围,在同类节目中属于首创。如何用电视语言传播古文,如何平衡诗词与古文的比例,《诗书中华》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视角和方向上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在文化含量加大的同时,节目以“君子之争”的比赛形式,更加扩大大众的文化参与度。在题目呈现上深入浅出,不管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君”是指何人,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中“近却无”的原因是什么,节目有意选择经典名句为题,以唤起观众的记忆和兴趣。

点评嘉宾、著名学者钱文忠说,“每个人都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英雄”。节目环节中双方家庭在比赛前互相赠诗、高手过招彼此惺惺相惜。在首期节目中,初中生李芸芸与突尼斯小兄妹对战时,爸爸们退到一旁“让我们小孩子一起比吧”,这样的细节经常出现,也凸显出节目重在文化的参与感的特质。

在节目中,人们可以看到家庭组合都仪表堂堂,彬彬有礼;回答题目娓娓道来,有商有量。体弱多病的儿子左东煜与年逾古稀的父亲左占盛,两人一直牵着手,父亲给儿子不时投去鼓励的目光;47岁的儿子吴建民陪伴80岁的老父参加节目,父亲举手投足非常有范儿,儿子耐心做着配角……家庭成员个体的性格亦被鲜明地展示出来。而极其难得的是,这种呈现是还原现场真实,一切都是真实的情感表现。

诗书既是目的也是路径,所应抵达的正是世上真情的表达传播,而“人”更是重中之重。人的养成,诵读诗书固然不可少,诗书传承所成就的家风的涵育,却更为重要。古诗文能熏陶和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它更能养成品性修养、生活情趣,它让人看到生活的美好在哪里,让人内心得到力量和成长。在压力很大的当下社会,古诗文帮助人们克服对生命的焦虑、不安、琐碎。

《诗书中华》展示了古诗文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表达、情感交流、构建精神世界,实现了“清流”的真正意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融入生活是必然之路。《诗书中华》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延和内涵上都做了积极的尝试,对于行业内来说也具有指引意义。 (作者:国伟 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6-16龙岩市委文明办和新罗区文明委联合举办“家和万事兴”好家风好家训巡回宣讲活动
  • 2017-06-16洛江区召开全国文明城市总评迎检动员会
  • 2017-06-16善待城市修补匠也是一种文明
  • 2017-06-16为共享经济筑好文明篱笆
  • 2017-06-16直播礼让斑马线传文明新风
  • 2017-06-16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记忆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