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棠口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
现代京剧《沙家浜》剧照
东南网6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启西 黄莹)“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这是根据1939年新四军“江抗”部队的真实抗日故事创作而成的现代京剧《沙家浜》里的一段唱词,从此,“18棵青松”成了阳澄湖畔芦苇荡里,负伤顽强战斗的新四军战士的代名词。
事实上,在70多年前,叶飞、阮英平领导的闽东红军独立师在福建屏南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1300多名闽东健儿北上,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名义,从苏南茅山根据地出发东进,袭击日伪军之后,又于1939年秋西进向苏北发展,在沙家浜留下36名伤病员。他们以万亩芦苇荡为掩护,整合当地游击队组建了新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继续战斗。
这36名伤病员中,包括当年中央红军长征时留守下来继续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指战员,多数来自闽东。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望驰骋沙家浜的闽东健儿风采。
“双枪将”叶诚忠
叶诚忠,闽东周宁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沙家浜》中叶排长的综合原型之一。
1938年2月,随闽东红军独立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叶诚忠被编入二营六连。在历次战斗中,善持双枪的叶诚忠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1939年9月,叶诚忠在与悍匪胡肇汉所带领的“忠义救国军”的战斗中不幸负伤,被留在江苏阳澄湖地区养伤。他与夏光、刘飞等原来分散在各地的伤病员一起,在阳澄湖坚持斗争。同年11月,以36位伤病员为骨干,成立了“新江抗”,叶诚忠任特务排排长,不久任一连副连长、副营长。
据江苏省无锡市离休老干部、叶诚忠所在部队原通讯班班长沈喜福回忆,1944年1月5日,叶诚忠奉命拔掉敌大官庄据点,在他带队接近敌堡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入胸膛。沈喜福见状,扑上前背起叶诚忠就往河边跑,要把他送到后方医院去。
在小船上,叶诚忠脸色苍白,不住地喘着粗气,他抓住沈喜福的手说:“小沈,我浑身好冷,看来要到马克思那里去报到了。”沈喜福哭着说:“叶营长,不会的,后方医院的医生能把你医好的。”叶诚忠摇了摇头,挣扎着从口袋里摸出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交给了沈喜福。他一字一句地说:“我是个孤儿,党就是我的母亲,新四军就是我的家,请代我把这些交给党组织,拜托了。”说完,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为牢记这位英雄的名字,解放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做出决定,把大官庄命名为诚忠乡。
“投笔从戎”黄烽
黄烽,闽东福安人,1916年出生于福安穆阳的一个书香门第,1938年投笔从戎加入新四军。解放后,黄烽任空军十一师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
据黄烽之子黄安翼说,当时叶飞领导的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后,大部队已经北上,黄烽拿着地下党员姐姐的一封介绍信,到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报到,在办事处主任范式人的介绍下,他随军北上,后被分配到叶飞的六团从事党务工作,从此开始戎马生涯。
1939年9月下旬,部队奉命西进,留在后方医院治疗的伤病员黄烽等36人在阳澄湖地区继续坚持斗争。黄烽时任六团政治处总支书,他常常召开支部会议,找骨干谈话,树立伤病员的信心。
“父亲对这一段历史很少提及,他觉得这是他的分内之事,不值得宣扬。”黄安翼说。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媒体的挖掘报道,人们才知道《沙家浜》中郭建光原型之一的黄烽将军就在福州。
“父亲的经历对我们兄弟姐妹影响非常大,可谓言传身教,他教育孩子不搞特殊化,认真做事,踏实做人。”黄安翼说。
2001年9月1日,黄烽在福州病逝。他在生前留下一份特别的遗嘱:“丧事从简,不进行遗体告别,不写生平,不留骨灰,事后函告有关单位及亲友。”
“奇袭勇士”叶克守
叶克守,闽东福鼎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在叶飞率领下北上抗日,历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排长、特务连连长等职,系“沙家浜”36名伤病员之一。解放后,任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39年7月,新四军直抵上海近郊,袭击日寇占领的上海虹桥机场,使宁沪线上日军大为震惊,从而大大鼓舞了江南群众的抗日热情。叶克守就是当年参加袭击上海虹桥机场战斗的勇士之一。
不久,叶克守奉命率部队到江苏常熟阻击日军,被子弹击中腰部,落入长江中。夜里我军反“扫荡”打了回来,战友们才将半身泡在水里10多个小时的他背到了沙家浜。经抢救,叶克守的生命被挽救回来了,但因伤势过重,留下了终生残疾。后来的几十年,叶克守的腿脚几乎失去了知觉,终日在大小便失禁中度过,解放后被国家评定为一等残疾。
“父亲的裤子从没有干过,即使是大冬天穿棉裤,棉裤也是湿的,但他从来不让别人帮忙。后来病重住院下不了床,我们要帮他换裤子时,他就会说声‘谢谢’!”近日,叶克守之子叶锡挺对笔者说,在儿女的印象中,叶克守是个怕麻烦别人,很会替战友、同事着想的人。
“沙家浜”闽东群英谱
作为“新江抗”骨干力量的36名伤病员,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分散到了各地各部队、由于第一次登记的伤病员名单没有存档后传,时间一长,许多人的身份难以确认。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已确认30人,但仍有王佑才等6人身份不明。
据宁德市编印的《宁德历史名人录》载,家喻户晓的“沙家浜”36名伤病员中,大部分是来自闽东的优秀儿女,除了前面提到的叶诚忠、黄烽、叶克守等3人外,宁德籍的还有:吴立夏(霞浦人)、谢锡生(宁德人)、何刚(蕉城九都人)、周义大(蕉城六都人)、巫中(蕉城区赤溪镇赤溪村人)、潘阿兴(蕉城霍童人)、张世万(蕉城城关人)、黄德清(蕉城赤溪人)、何彭福(蕉城霍童人)、赵阿三(福安湾坞人)……闽东可谓《沙家浜》的摇篮和起源地。
“新江抗”以及后来的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就是在这几十个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后一人于去年辞世
“那时候我读小学,有一天看见一支大概100多人的部队,唱着《救亡进行曲》来这里。左邻右舍议论,这支部队不打扰老百姓,买东西都给钱。从那时起,学校老师开始教我们唱抗日救国歌曲,红军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在当年六团北上的集结地屏南棠口,90多岁的甘久滔回忆说。
“当年从闽东走出去的新四军三支队六团1380多人,他们北上抗日,先后参加火烧虹桥机场、淞沪战斗等,立下赫赫战功,老六团官兵所在的部队还获得‘江阴老虎’等英名。在江苏省宝应县有以闽东革命英雄叶诚忠的名字命名的乡村,他们的事迹还被编成歌曲广为传颂。”宁德市蕉城区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周树荆说,这些老六团官兵中,抗战胜利后生还的不过两三百人。
纪录片《沙家浜》摄制组曾于2015年5月到宁德蕉城、福安、屏南、霞浦等地取景。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影视中心主任黄朱清表示,来宁德收获很大,看到很多的革命旧址,“当年红军的逗留地,老六团出发前的旧址,都让我感到振奋”。
纪录片主要通过众多亲历者的真实回顾和实地走访,讲述从闽东红军独立师到形成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之后成立“新江抗”,新四军伤病员在江苏阳澄湖地区养伤和坚持敌后抗日斗争,由这些故事题材而创作诞生了著名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
2016年6月20日凌晨,94岁高龄的吴志勤老人辞世。在沙家浜阳澄湖畔养伤的36位伤病员都走完了各自的人生征程,然而这一英雄集体所创建的历史功绩将永远为人们传颂,他们的精神将代代传承,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6-1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西篇】江西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 2017-06-13背离文明的婚闹,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 2017-06-13福建省文明委督查组来融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督查反馈工作
- 2017-06-13福清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
- 2017-06-13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释放生态红利让百姓享绿色福利
- 2017-06-13小学生及家长在心愿墙签名,支持文明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