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正值人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钙作为一种重要营养成分,不可或缺。身体里缺钙会导致骨骼发育不健全,重则会形成软骨病;精神上缺“钙”,后果将会更加严重,而且具有不可逆性,很难通过后天加以矫正。这种精神上的“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只有通过弛而不息的德育,才能补足精神之“钙”,从根本上预防精神“缺钙”现象的发生。
德育为先,筑牢人生大厦根基。俗话说,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如果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低下,那么即使他拥有满腹经纶,也很难取得较大的成就,而且还很容易走上歪路、邪路。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把德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德育先行,其他随后,应成为教育的基本准则。具体来说,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言传身教,多给孩子传授如何做人;学校教育中,要突出思政教育,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
阅读经典,促使道德内化于心。读书的好处不言自明,对于中华儿女,阅读国学经典,理应成为人生必修课。这些国学经典,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哲学,相当于一部部道德“圣经”,指引着一代代中华儿女。阅读这些经典,就是进行一次精神洗礼,让青少年们可以循着圣人的足迹,聆听圣人的教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德育也就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徐徐展开。
志愿服务,德育在实践中滋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少年对于书本上或者长辈口中的德行,比如助人为乐、尊老敬老啊,概念比较模糊,理解得也相对肤浅,及至践行起来,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那么,我们的教育有必要变“坐而言”为“起而行”,多开展一些适合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文明小使者、交通劝导员、捡垃圾、帮扶孤寡老人等等,让青少年们在实践中加深对美德的理解,让停留于文字上的道德真正融于行动中,最终转化为一颗颗传播美德的心。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全社会都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关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事实证明,精神上缺“钙”,人生易发生折断,只有把通过良好的德育把“钙”补足了,才能确保他们的人生走得铿锵有力,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杨甬)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6-07永安市2017“爱心送考”拉开帷幕 点赞文明
- 2017-06-07让“小单车”彰显“大文明”
- 2017-06-07文明路上 我们不做“逆行者”
- 2017-06-07南平:组织开展“共创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志愿服务宣传活动
- 2017-06-07文明城市创建行动
- 2017-06-07中央文明办发布5月“中国好人榜”奏响全社会善行“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