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5月24日讯 在平和县这块红土地上,积淀着厚重的红色文化。1928年3月8日,“平和暴动”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八闽第一枪”,拉开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2007年6月27日,平和县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近年来,平和县以“四个坚持”为抓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着力实施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一、坚持保护为先,整合红色资源
一是加强整体规划。逐步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名录体系,编制红色文化资源图谱,出台了《平和县红色旅游专项规划》。二是加强遗址保护。完成“平和暴动”纪念馆、“三平红军会师”纪念馆、“大芹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闽粤边特委机关”纪念馆,以及全省首家朱德纪念馆—“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纪念馆的修缮工程;完成国强乡“列宁小学”、陈天才旧居、红军后方医院遗址的重修工作等。三是深度挖掘资源。确定了一批红色文化保护区和红色文化保护示范点。
二、坚持传承为基,丰富文化载体
一是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如联合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开展“到人民中去”慰问苏区人民主题活动。结合纪念建党95周年及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开展“红土地•苏区情•柚乡梦”平和、南靖、长汀、永定四县(区)书法精品联展等。二是开展红色系列主题活动。举行“铭记八闽第一枪、传承万里长征志”重走红军路活动、“弘扬长征精神、共建巩固国防”主题宣讲活动、“弘扬红军魂•同筑中国梦”主题活动等。三是打造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平台。举办“红色讲堂”, 在“平和暴动”策源地长乐乡建立“红军党校”,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三、坚持弘扬为要,打造红色品牌
一是整理出版红色文化丛书。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八闽第一枪》、《螺号声声》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编写红色乡土教材,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二是加大红色文化传播力度。依托“三微”活动(“微型党课”进基层,“微型讲堂”留基层,“微信平台”惠基层),着力提升红色文化的渗透力和感召力;与湖南卫视共同拍摄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县委大院》,作为十九大献礼片;组织民间艺人整理和创作了25首具有平和乡土特色的客家红色山歌。三是深化红色文化研究。整合全县社科研究力量,加强对我县红色文化历史和精神价值的研究。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我县红色文化深入开展研讨,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
四、坚持发展为本,注重产业建设
一是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重点规划和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精品景区,将闽粤边区特委遗址核心区域打造成集爱国主义教育、旅游观光和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深入挖掘三平风景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着力建设长乐乡“闽南井冈山”教育基地。二是加快老区建设,致力脱贫攻坚。加大对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的对口支持力度。据统计,2016年在红色文化重点保护区建设文化旅游项目共计11个,年度计划总投资7.5亿元。三是加快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利用境内的“平和窑”品牌效应,把红色文化与青花瓷的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集艺术品生产、科学探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带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平和县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林艺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