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5月17日讯(通讯员 高上钗)走进闽中山区大田县,整洁的公共环境,良好的交通秩序,优质的窗口服务,在城乡环境角落里,都有文明的印记;热情的笑脸,温馨的话语,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岩城每一个百姓心中,都有幸福的花儿绽放。
2012年自启动创建全省文明县城以来,大田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组长、第一副组长,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指定了专职创建联络员,确保了创建工作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事事能落实的工作局面。
2015年1月,大田县自获得“全省第四届文明县城”后,全县秉承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在创建第五届省级文明县城过程中,大田儿女与生态文明幸福共伴同行,也因此成为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一个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
文明创建,打造城乡生态名片,让百姓享受绿色福利
创建文明县城是对城市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科学评价,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能指标”,含金量最高的一张名片。对于山区县来说,创建全省文明县城更被赋予深刻内涵——不仅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所需,更是打造县域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持续推出河长制、生态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等创新之举,均为全省首创;在水土流失治理上倾心倾力,持续深入打好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探索推行矿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五园”模式等做法深得好评,“河长制”在全省推广,“易信晒河”评为全国2015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率先探索推行企业化治理等模式,对生态茶园改造、小流域治理、绿化提升工程等方面分不同着力点,依次推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依据实情不断探索出科学、可行的治水、护绿措施,招招见效,让大田城乡处处绿意浓浓,40万大田百姓享受到了绿色福利日益增多。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从水环境治理入手,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将河长之职委任给了两位副县长,明确“河长”为包河治理的第一责任人,水利、环保等相关单位、乡镇均列入协助单位,提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齐心协力抓好河流的监管、整治。自从推行河长制以来,一批无证照、污染重的企业,清理河道上淤积的泥沙、垃圾,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在均溪河西岸加高河堤,建设了滨河景观工程,进一步美化了沿河景观,沿河两岸的居民明显感觉河水清彻多了,鱼虾也多了。在均溪河城区段,市民们时常来到河岸两边以及南山桥、玉山桥等桥面上,欣赏河景,漫步纳凉,成了市民休闲好去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全面推行绿化美好。近年来,全县完成造林绿化16.02万亩,封育治理12.1万亩,矿山植被恢复1.72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1%,林木蓄积量增加到1200多万立方米,被授予“省级生态县”称号。全县已建成千亩以上茶园观光旅游基地5个,培育了一批“两茶一硒”特色产业基地;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集聚延伸,威斯特环保院士工作站成功研发制造出全国首台土壤修复一体机,并实现本地化生产,带动全县矿山机械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城乡面貌更加靓丽,河滨栈道景观、城市健身绿道等一批“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培育出了蓝玉、内洋、济中等一批美丽乡村,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从“乡”到“城”、由“治”而“建”的全面升级。
文明创建,打造行政服务窗口,让群众更加便利便捷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文明城市传播者和受益者。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参与,成为全县创建工作的原动力和生命力。为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全县从强化宣传教育入手,先后开展了文明卫生知识、法律法规上街宣传活动,印制《市民公约》、《公民道德规范》、《倡议书》等宣传手册和资料,免费发放给群众。
在创建第五届省级文明县城活动中,县委县政府把各项创建目标责任分解到部门单位,充分调动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投身到创建活动中,与“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学习培训、“四风”转变,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窗口行业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态度明显转变,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5月12日笔者随同县创城指挥部领导来到县行政服务大厅,供电公司收费大厅,地税服务大厅等让人倍感温馨,各个大厅里,清晰的指示牌,热情的引导员,让前来办事群众有宾至如归之感。各个窗口工作人员正在忙着为群众办理业务,而许多群众则坐在椅子上等待,现场紧张忙碌而又井然有序。
在地税服务大厅,我们正遇上前来办事吴晨阳女士告诉我们:“我来办理契税缴纳业务,十几分钟就办好了,窗口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好,很热情。现在我发现,窗口的工作人员,他们上班时穿工装、戴工牌、佩党员徽章。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大厅整体形象,还有利于办事群众咨询。”
高效优质服务,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人气很旺。县国土局窗口有8个席位,每天办件超过270件。已在窗口工作15年的张晓英当天正忙着将案桌上的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形成二维码,并扫描进入电脑数据库。她经历了从手工办公到高度信息化时代,窗口不断升级电脑系统,为群众提供强大便捷服务。在大厅里,居民叶晓霞正在办理个体户相关手续,来了没一会,手续就办完了,这让她感觉到真正的方便和快捷,她告诉我们:“以前如果要办理这些手续,最少都需要一天到两天的时间,而现在,不到一个小时,全部都已经办理完毕,这确实是方便了群众”。
县行政服务中心郭主任介绍说:“通过便民利民,我们再次梳理了窗口服务事项清单,实行即办件精确到分钟承诺制。同时实行无否决权服务机制,比如,不说不能办,要说怎么办;不要复杂办,要想简单办法办理。”
如今走进行政窗口服务大厅,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家门口、零距离、一站式”的便捷服务,把过去“群众围着政府转”转变为“政府围着群众转”,坚决克服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人难找、事难办”的不良现象。
文明创建,打造节俭志愿基础,让百姓幸福指数提升
在社区和家庭中开展“俭以养德,人人行动”活动,在各行业开展“俭以养德,见于管理”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俭以养德,从小做起”活动,营造了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形成了人人节俭、自律养德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新闻媒体还大力宣传节俭节约的先进典型,监督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形成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的强大舆论压力,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导向。
建立完善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服务对接系统和志愿服务数据库,城区注册志愿者达3万余人,占建成区常住人口的22%。县城8个社区全部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成立各级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队60多个。积极推进共产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党员“一员多岗”、“一岗双责”制度、“挂徽章”、“亮身份、展风采”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引导党员时时铭记党员身份、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起了大田特色志愿服务平台,使志愿服务活动生动活泼、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开展系列内容丰富的创建活动,树立了一大批先进典型集体和个人,促进了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的深化。如今,道路交通设施,娱乐设施的日益完善,百姓出行更为便捷、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道路更宽了,环境更美了,生活更舒适了,整洁有序、温馨文明的城乡环境日益呈现在眼前。
近年来,县政府投入近1亿元,新建大田县图书馆,新图书馆开馆9个多月以来,新办借书证近4700张。到馆人数约15.8万人次。周末两天平均日均到馆人数均在1500人次以上,4.23世界阅读日当日到馆达2132人次,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04场。通过阅读系列活动的推广,全县城乡洋溢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城市规划面积从34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42.9%提高到47.4%。深入创建美丽乡村,培育出蓝玉、内洋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济阳、东坂、万宅、建国、杞溪、张坑、香坪等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造林绿化等工作,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0.1%,被授予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县城称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县城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9.98%,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46%,建城区绿地率达38.2%,人均公共绿地14.57平方米,投入1.8亿元,新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并投入交付使用,建设16公里城市绿道并交付使用,生态环境平衡,较好地做到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三同步”。
家住在城东社区的刘美智大爷说:“他感到大田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公交车上有的让座的了,说脏话、不讲卫生的少了,环境好了,人们的文明程度提高了”这一点一滴的变化,无不彰显出文明创建带来的福音。
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进程中,大田留下了一个个蝶变的华丽瞬间,使城市的魅力指数、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建设科技、绿色、快乐、活力、和谐“五个大田”的征途中,脚步更为坚定从容。大田正搭乘文明快车开始全新的追梦之旅。(大田县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5-17沙县举行“五好文明家庭”颁奖仪式
- 2017-05-17长乐:移风易俗入民心 文明新风拂面来
- 2017-05-17“文明拍客”拍起来 鼓楼文明创建“随手拍”活动启动
- 2017-05-17海沧开展“斑马行动” 号召更多人当文明交通践行者
- 2017-05-17文明有礼,让城市更有魅力
- 2017-05-17文明创城志愿同行 龙岩义工开展多场活动助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