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八闽亮点 > 正文
大田县:“文明创建”让山区县生态绿色幸福共伴同行
http://wmf.fjsen.com 2017-05-17 16:27:12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5月17日讯(通讯员 高上钗)走进闽中山区大田县,整洁的公共环境,良好的交通秩序,优质的窗口服务,在城乡环境角落里,都有文明的印记;热情的笑脸,温馨的话语,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岩城每一个百姓心中,都有幸福的花儿绽放。

2012年自启动创建全省文明县城以来,大田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任组长、第一副组长,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指定了专职创建联络员,确保了创建工作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事事能落实的工作局面。

2015年1月,大田县自获得“全省第四届文明县城”后,全县秉承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在创建第五届省级文明县城过程中,大田儿女与生态文明幸福共伴同行,也因此成为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一个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

文明创建,打造城乡生态名片,让百姓享受绿色福利

创建文明县城是对城市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科学评价,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能指标”,含金量最高的一张名片。对于山区县来说,创建全省文明县城更被赋予深刻内涵——不仅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所需,更是打造县域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持续推出河长制、生态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等创新之举,均为全省首创;在水土流失治理上倾心倾力,持续深入打好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探索推行矿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五园”模式等做法深得好评,“河长制”在全省推广,“易信晒河”评为全国2015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率先探索推行企业化治理等模式,对生态茶园改造、小流域治理、绿化提升工程等方面分不同着力点,依次推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依据实情不断探索出科学、可行的治水、护绿措施,招招见效,让大田城乡处处绿意浓浓,40万大田百姓享受到了绿色福利日益增多。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从水环境治理入手,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将河长之职委任给了两位副县长,明确“河长”为包河治理的第一责任人,水利、环保等相关单位、乡镇均列入协助单位,提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齐心协力抓好河流的监管、整治。自从推行河长制以来,一批无证照、污染重的企业,清理河道上淤积的泥沙、垃圾,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在均溪河西岸加高河堤,建设了滨河景观工程,进一步美化了沿河景观,沿河两岸的居民明显感觉河水清彻多了,鱼虾也多了。在均溪河城区段,市民们时常来到河岸两边以及南山桥、玉山桥等桥面上,欣赏河景,漫步纳凉,成了市民休闲好去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全面推行绿化美好。近年来,全县完成造林绿化16.02万亩,封育治理12.1万亩,矿山植被恢复1.72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1%,林木蓄积量增加到1200多万立方米,被授予“省级生态县”称号。全县已建成千亩以上茶园观光旅游基地5个,培育了一批“两茶一硒”特色产业基地;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集聚延伸,威斯特环保院士工作站成功研发制造出全国首台土壤修复一体机,并实现本地化生产,带动全县矿山机械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如今城乡面貌更加靓丽,河滨栈道景观、城市健身绿道等一批“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培育出了蓝玉、内洋、济中等一批美丽乡村,实现了水土流失治理从“乡”到“城”、由“治”而“建”的全面升级。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5-17沙县举行“五好文明家庭”颁奖仪式
  • 2017-05-17长乐:移风易俗入民心 文明新风拂面来
  • 2017-05-17“文明拍客”拍起来 鼓楼文明创建“随手拍”活动启动
  • 2017-05-17海沧开展“斑马行动” 号召更多人当文明交通践行者
  • 2017-05-17文明有礼,让城市更有魅力
  • 2017-05-17文明创城志愿同行 龙岩义工开展多场活动助创城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