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③“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的德化陶瓷
盘桓在戴云山上的瓷帮古道
东南网5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谢海潮 通讯员 张晴雯 林宜兴 王金镭 文/供图;谢海潮 通讯员 张晴雯 林宜兴 王金镭)在闽中屋脊戴云山麓,沉睡着一条苔痕深深的瓷帮古道。拨去层层青苔与尘泥,一块块青石板欲说还休,深藏岁月深处的海丝记忆若隐若现……在这条古驿道上,历史上所产80%以上的德化瓷,经此送往港口,再通过海运销往海外。
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村民陈清良,今年87岁,依然精神矍铄。曾当过挑夫的他,十几岁时每天要在两三点起床,挑上事先装好的瓷器,与约好的同伙结伴出发,沿着瓷帮古道翻山越岭,中途在永春的枣岭停歇喝点粥,随后赶赴永春五里街。在那里,瓷器被清点,由纤夫拉船经南安码头水运泉州。那时,他们一趟的工钱不到一元钱,吃个午饭差不多一毛钱。
瓷香不怕山路远
德化四围皆山,与外界联系的古官道有三条,东线经南埕、水口通往永泰嵩口,西线经上涌“上壅驿”通往尤溪,南线由永春通往泉州。由于历史上所产80%以上的德化瓷,都通过南线送往泉州,再从泉州港出发走海运,因此南线古驿道就叫作“瓷帮古道”。
按照《德化县志》的记载,瓷帮古道“从县前铺路尾巷经塔尖旱池、陈拱祠、金锁形至县前岭亭入高阳境”,直到“出虎豹关至永春剧头铺”,此间15公里。再往永春五里街许港,还需脚程12.5公里。
远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地区就开始生产陶器,先民引水碾土,塑泥成坯,傍山筑窑,淬火炼瓷。考古及传世资料表明,德化在宋代即生产白瓷,元代白瓷观音已经成熟并成为朝廷贡品,目前国内外尚有遗存。宋元两代,随着泉州港商业贸易的发展,德化瓷开始畅销海外,德化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源地。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为了满足日渐增长的陶瓷运送需求,当地在原山路的基础上修建了驿道,为泉州府通往建州府、汀州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为了维护过往商旅安全和德化陶瓷外送畅通,在高阳村设立了兵铺“高洋铺”。之后,沿路还配套建设了“卌八级”“县前岭”“石龟岭”等路亭,以便过往商旅和挑夫们遮阳避雨、落脚休息。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5-16最美风景是文明 厦门持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
- 2017-05-15用为民心创出文明城
- 2017-05-15文明出行人人都是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