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 地方亮点 > 正文
武平:四城同创提振精气神 全民创建共书文明美
http://wmf.fjsen.com 2017-05-12 15:36:45 石芳 来源:龙岩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立夏时节,边城武平处处彰显着城市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因整洁靓丽的环境而魅力无限,因智慧善良的市民而富有吸引力,因使更多的人共享幸福果实而格外富有人情味……

“十二年赶考文明路,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武平县委书记陈厦生看来,作为经济水平相对较弱的县份,只要提振精气神,化压力为动力,坚持统筹兼顾,同样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事实上,武平县一直走在文明城市创建的“赶考”路上,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金融生态县”、“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一大批国字号荣誉,闯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县的文明创建之路。

四城同创提振精气神

一个城市,需要一定的荣誉来映衬;一个城市,需要积淀来彰显。创城,就成为武平人不懈追求的城市梦想。

武平县委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武平是福建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和沿海发达县市相比,存在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一些客观现状,但这些因素从没影响武平人创城的信心和决心。

“举全县之力打赢‘四城同创’这场硬仗。”武平人发出了令人荡气回肠的宣言、吹响了一鼓作气的号角: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和争创国家卫生县城,把创建目标印进脑海、创建举措抓在手中、创建责任扛在肩上,凝心聚力、合力攻坚。

面对差距武平并不灰心。2001年12月30日武平拉开全国林改序幕,随后有着“中国林改标杆县”之称的武平县一路高歌,在保护生态环境征途上始终牢记“生态为重”理念,精心编制环保“衣裳”,倾尽全力“养山护水”,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建设“绿色家园”。

“曾经满是污水臭水的河流变清了”、“满眼尽是青葱的绿意和乡亲脸上朴实的笑、孩子们欢腾的身影。”武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后,象洞生猪养殖业污染十年顽疾一朝扫除,创造出水环境综合治理“武平经验”!

今年以来,武平启动新一轮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誓把青山绿水守护好;年初,县城第九期旧改征收工作全部完成,这个项目因种种原因已搁置8年之久,就连曾被称为“最牛钉子户”的人也这样说,“城市一天一变样,再不抓紧拆迁建新房,亏了。”针对扬尘治理的问题根源,直接从源头取缔一批采沙场……

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给做成功了,外界对武平人的精气神点赞不已。

绿色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从2006年开始,武平创城的脚步便映射着绿色发展与百姓福祉深度融合的城市梦想。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先行是能够促进其他工作“越来越行”的。

7日,四方游客趁着周末汇聚武平,驱车游城,崭新的沥青路四通八达,令人心旷神怡;徜徉在梁野山中抑或是沿河慢步道,悠然自在涌上心头;新建成的儿童乐园里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生活在武平的市民有着满满的幸福感。

近年来,该县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让创建工作更多惠及民生:改造提升了一批主次干道,加密建成区路网;新建儿童乐园、滨河公园、沿河景观慢步道等公园绿地;规范建设公交停靠站点和停车场等,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统筹学校布局调整,重点实施城区学校扩容“4321工程”。

与此同时,武平把“宝”押在自己身上,先行先试、不等不靠、抓紧运作,积极对接全市“365”产业布局,以打造武平不锈钢产业园、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产业园两个百亿园区为抓手,推动矿产品加工、不锈钢加工、机械制造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显示和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武平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富民“三大战略”,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创城,让武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让经济发展底气更足。近年来,武平经济总量持续壮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6年,武平首次跻身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日前,福建省在县级首个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落户武平。这两份殊荣,为武平加快建设闽粤赣边宜居宜业宜旅的生态文明城市增添了信心和定力。

“好人之城”奠定发展根基

“和为贵,孝当先”“有德者,品自高”……在武平的乡村“文化墙”旁,不时有大人孩童驻足,大人教教孩子认认墙上的字,讲讲做人的道理。

全国首家县级好人馆——“好人之城”数字体验馆里,循环播放的感人事迹向每一位观众诠释好人的精神和道德的力量。

文明细胞覆盖全域全员全民,武平以自己的方式,让文明城市创建产生良好的“乘法效应”。

近年来,武平县充分挖掘客家传统美德,形成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种形式,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好人之城”,并以“好人之城”为标杆、为特色,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赢得先机,这是武平在探索的路径。据了解,就在武平这个边陲小县,短短几年间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好人”荣誉人数居全省之冠。

城市,因一个个模范榜样而倍感自豪,因一位位市民的参与而更显和谐——

30多年来,精心照顾精神失常的婆婆和智障的大伯,7年前丈夫不幸身亡,欠下10多万元外债。面对厄运,邓秀英替夫尽孝,用柔弱多病的身躯撑起濒临崩溃的家;

成功帮助38位贫困学生获得爱心资助,寻访武平9名抗战老兵,并积极为他们落实相关政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李伟桢用汗水传递青春正能量;

免费为残疾人传授养蜂技术和提供养蜂资料,带动了130多位残疾农民致富,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钟亮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

“中国好人”郑彩坤、赖茂增、王荣玉用自己的血汗钱帮助了无数困难家庭、贫困学子和孤寡老人,用真情和温暖感动着人们。

全县174支单位志愿服务队,7523名在册登记志愿者,乃至无数的爱心市民和许多受到帮助的人,他们常年活跃在尊老敬贤、扶危济困的生命舞台上。

“好人之城”,正成为武平发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础。

全民创建书写文明之美

“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心,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城,已然成为武平县每个职能部门的责任担当、融入每一位市民的生活中。

县委县政府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制定了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总体方案,成立了“创城”工作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全面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部门、企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创新举措,满怀豪情地投入各项创建工作中,汇聚成创城工作的强大合力。

县乡村三级业余讲师团、“家文化”讲师团活跃在城镇乡村,广泛宣传身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故事。

如今的武平,人们正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着这个县城的文明之美。(闽西新闻网记者 石芳 通讯员 钟茂富刘建奎)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