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家首府到苏区经济中心
“1929年红军进驻长汀后,组建了红军被服厂,这是中央苏区第一批公营工厂之一。”4月28日,长汀县文广新局局长范元丰介绍说,当年,红军被服厂赶制4000套灰色军装,实现了红军首次统一着装。日后,红军被服厂更名为中央被服厂第二分厂,高峰时全厂工人超过300人。如今,位居长汀县城南门郑屋一隅的红军被服厂旧址,依稀可见以前的模样。
其实,红军被服厂只是一个缩影,当时,长汀的手工业、公营工业占整个苏区工业的过半份额。1952年出版的《中央老根据地印象记》一书,曾如此评价彼时长汀的经济地位:“长汀是城市中央苏区的腹地,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
长汀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时代背景。
时间回到1929年3月,此时,红四军在长岭寨大捷后,首次攻占长汀。两年后,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就此,覆盖21个县、250万人口的中央苏区正式形成。
“我党首次拥有如此广阔的革命根据地,需要考虑如何支援革命战争,进一步巩固革命成果,保障红军的物质供养,改善和提高根据地人民生活,开展生产自救。”长汀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卓国志长期从事长汀红色文化研究,他说,“大力进行经济建设,也是冲破国民党经济封锁的客观要求。据相关党史记载,当时国民党方面禁止向中央苏区输入食盐、布匹、日用品等物资,企图断绝苏区与外界的经济往来。”
长汀拥有着深厚商贸基础和文化底蕴,自然就成了发展苏区经济的首选。依照长汀县志的记载,历史上,古汀州一直是商贾云集的富庶之地。自宋代汀江航运开通后,汀江更是成为了古汀州的交通要道与经济大动脉。水东桥码头年吞吐量数以万吨,广东会馆、江西会馆和湖南会馆每日迎接八方来客。当时,坊间也流传着船只“上游三千,下游八百”的说法。
红军进入长汀后,很快就发现,这里不光商贸发达,还是畅通的信息集散地。在卓国志看来,除了商业发达,信息交流便捷,更为重要的是,彼时的长汀还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据史料记载,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长汀各界便自发举行游行示威活动,声援上海工人运动。1927年南昌起义军路过长汀时,在当地建立了中共长汀支部。
“长汀人在历史上逐步培育出了‘爱国奉献、开拓创新、勤劳勇敢、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好客友善’的客家精神。”卓国志还从客家精神的角度,分析了中央苏区经济中心赖以为继的文化基础。他认为,无论是历史上的客家首府、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小上海”,抑或是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源远流长的客家精神都是其力量源泉,“中央苏区经济中心,是客家文化与革命文化的结晶”。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5-02大田县:“三个引领”不断提升家庭文化文明水平
- 2017-05-02大田县:“三个引领”不断提升家庭文化文明水平
- 2017-05-02永泰县召开县文明委(扩大)会议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推进会
- 2017-05-02永泰县召开县文明委(扩大)会议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推进会
- 2017-05-02丰泽区以“七项措施”贯彻落实全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 2017-05-02丰泽区以“七项措施”贯彻落实全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