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二:不断深挖内涵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之交的“理学真儒”张履祥在《训子语》里曾经说过,“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成为提倡“耕读传家”的典型代表。
绵延千年的耕读历史,为海沧新时期复苏“耕读文化”提供了丰富营养。颜慥、柯翰、周起元、林文庆等八闽俊杰,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国爱乡、耕读传家、勤劳俭朴、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一直贯穿着海沧发展全过程,推进海沧不断向前发展。海沧村柯井社张氏古民居有一副对联“清水澄晖新景象,河图献瑞耀文明”,就是对海沧耕读文化这一深厚传统的经典写照。
海沧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不断深挖耕读文化内涵并进行创新转化,使之符合时代价值。拍摄纪录片《开台王颜思齐》和家风家训传承主题的系列微电影,把传统优秀文化里面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子”重新激活起来,以传统文化的活化来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理想信念。
做法三:发挥自治功能 让“耕读文化”落地生根
为了让“耕读文化”落地生根,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海沧不断完善健全机制,发挥乡贤自治功能。社区书院建立理事会管理制度,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以乡贤理事会和老人协会为主,负责书院管理运营工作,组织制定书院章程、运行体制和学员管理制度,通过书院开展群众协商议事,对书院管理事务、小区物业管理提升、空间环境改造等社区公共事务议题进行协商讨论,推动乡贤自治。
在海沧,德高望重、知书达礼、热心公益的老人协会和乡贤理事会代表正成为骨干,将耕读文化的种子,润物无声地种进广大市民群众心里。
正是如此,海沧在弘扬“耕读文化”中推动并完善新时代下的乡贤自治和民间教化功能,对构建基层“缓冲带、减阀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做法四:创新实践方式 让参与者获得幸福感
海沧认为,弘扬“耕读文化”最直观的意义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探索,有助于破解农渔民转产就业难题。“耕可致富,读可荣身。”海沧院前社村民陈俊雄带领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济生缘合作社,开发“城市菜地”,让市民在现实版“开心农场”里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乐趣。每逢节日,游客还能与村里的老人学习如何蒸年糕、搓汤圆等,让市民在体验种菜的过程中领略“耕读文化”,在动手劳作的过程中践行孝道。
海沧正是把传统旧有的元素,透过新的实践方式,跟当代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广大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找到了新出路,让陈俊雄他们这些海沧本地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5-02华安县举行2017年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健步走活动
- 2017-05-02创城进行时丨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析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密码
- 2017-05-021.7万余个全国巾帼文明岗展示“半边天”风采:在劳动中书写巾帼华章
- 2017-05-01微网评丨用“纸上智慧”涵养城市文明
- 2017-04-30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表现不力 16家单位被挂牌警告
- 2017-04-29海沧着力提升全民文明素养 处处展现文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