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厦门海沧探索实践“耕读文化”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增强城市文化底蕴
http://wmf.fjsen.com 2017-05-02 15:06:45 来源:省委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随着海沧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征地拆迁不断推进,不可避免出现了失地农民、农村空壳化、信仰缺失、精神颓废等问题。此外,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到来,产生了一个新海沧人群体,部分人因为离开了之前熟悉的环境,精神无所寄托,找不到家的感觉。如何给全区人民构筑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海沧的做法是复苏“耕读文化”。

弘扬“耕读文化” 引领良好社会风气

去年下半年,海沧全面启动了弘扬“耕读文化”活动,“耕读传家”进校园、诵读国学经典、晒家风亮家训、举办两岸国学院长论坛、百名书法家送春联进万家……形式多样,亮点纷呈。此外,《海沧探幽》《海沧古韵》《耕读海沧》等书籍纷纷出炉,《开台王颜思齐》等影视纪录作品上映,备受群众喜爱。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海沧“耕读文化”提倡的主要精神内涵是:勤劳自强、好学文明、爱国恋乡、孝亲尊师。海沧希望通过弘扬“耕读文化”,留得住田园风光、护得住绿色生态、读得了文明经典、传得了良风美俗、养得好身家性命、安得好父老乡亲。

截至目前,海沧已建设了14所集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组织孵化、群众议事于一体的社区书院,开办了国学讲堂、村情村史等118门特色课程;建设乡愁廊展示水车、斗笠、犁、石磨等农耕文化;开展传承优良家风系列活动,收集挖掘家风家训,集中巡回展示,整理成册,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传播向上向善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引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具有存身立命的意义,弘扬‘耕读文化’,对当前正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海沧而言,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谈起复苏“耕读文化”的必要性,海沧决策者认为,“‘耕读文化’不仅是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对于海沧新移民以及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而言,乡土、乡情、乡愁也便成为流淌于血脉之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而‘耕读文化’,正是连结历史与现代、本土居民与新移民的纽带和桥梁。”

做法一:依托社区书院 全民参与弘扬“耕读文化”

天竺社区是海沧东孚街道最大的安置小区,4000多名居民来自12个征地村。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感,促进社区融合,天竺社区着力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天竺书院”,借助社区书院推广“耕读文化”,依托“乡愁廊”、“家风家训展示墙”,开设“家风讲堂”等平台,开展“学家训,沐家风;立家训,传家风;晒家训,扬家风”等多种形式活动,不断推进“耕读文化”深入人心,使社区居民不忘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激发出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像这样的社区书院,海沧目前有14所。海沧正以社区书院为主要平台,发动全民参与弘扬“耕读文化”。一批批乡贤走出小家,自发为大家整理家风家训,为年轻人讲授当地历史人文故事,将生生不息的“耕读文化”传承下去。许多村民捐出祠堂、农具等,为弘扬“耕读文化”出一份力。在政府的助力下,海沧对“耕读文化”的弘扬很快在各个层面开枝散叶,居民纷纷自发参与其中。

2016年12月16日到17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翔到厦门调研,对海沧围绕社区书院广泛开展传承优秀家训家风活动、精心设置耕读文化长廊、让居民记住耕读传家文化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更加注重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社区书院这种形式,让大家留住民俗记忆、记住乡愁,对提升社区文化氛围、融合居民情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厦门社区书院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具有示范意义,值得在全省推广。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5-02华安县举行2017年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健步走活动
  • 2017-05-02创城进行时丨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析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密码
  • 2017-05-021.7万余个全国巾帼文明岗展示“半边天”风采:在劳动中书写巾帼华章
  • 2017-05-01微网评丨用“纸上智慧”涵养城市文明
  • 2017-04-30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表现不力 16家单位被挂牌警告
  • 2017-04-29海沧着力提升全民文明素养 处处展现文明之美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