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海沧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征地拆迁不断推进,不可避免出现了失地农民、农村空壳化、信仰缺失、精神颓废等问题。此外,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到来,产生了一个新海沧人群体,部分人因为离开了之前熟悉的环境,精神无所寄托,找不到家的感觉。如何给全区人民构筑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海沧的做法是复苏“耕读文化”。
弘扬“耕读文化” 引领良好社会风气
去年下半年,海沧全面启动了弘扬“耕读文化”活动,“耕读传家”进校园、诵读国学经典、晒家风亮家训、举办两岸国学院长论坛、百名书法家送春联进万家……形式多样,亮点纷呈。此外,《海沧探幽》《海沧古韵》《耕读海沧》等书籍纷纷出炉,《开台王颜思齐》等影视纪录作品上映,备受群众喜爱。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海沧“耕读文化”提倡的主要精神内涵是:勤劳自强、好学文明、爱国恋乡、孝亲尊师。海沧希望通过弘扬“耕读文化”,留得住田园风光、护得住绿色生态、读得了文明经典、传得了良风美俗、养得好身家性命、安得好父老乡亲。
截至目前,海沧已建设了14所集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组织孵化、群众议事于一体的社区书院,开办了国学讲堂、村情村史等118门特色课程;建设乡愁廊展示水车、斗笠、犁、石磨等农耕文化;开展传承优良家风系列活动,收集挖掘家风家训,集中巡回展示,整理成册,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传播向上向善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引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具有存身立命的意义,弘扬‘耕读文化’,对当前正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海沧而言,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谈起复苏“耕读文化”的必要性,海沧决策者认为,“‘耕读文化’不仅是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对于海沧新移民以及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而言,乡土、乡情、乡愁也便成为流淌于血脉之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而‘耕读文化’,正是连结历史与现代、本土居民与新移民的纽带和桥梁。”
做法一:依托社区书院 全民参与弘扬“耕读文化”
天竺社区是海沧东孚街道最大的安置小区,4000多名居民来自12个征地村。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认同感,促进社区融合,天竺社区着力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天竺书院”,借助社区书院推广“耕读文化”,依托“乡愁廊”、“家风家训展示墙”,开设“家风讲堂”等平台,开展“学家训,沐家风;立家训,传家风;晒家训,扬家风”等多种形式活动,不断推进“耕读文化”深入人心,使社区居民不忘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激发出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像这样的社区书院,海沧目前有14所。海沧正以社区书院为主要平台,发动全民参与弘扬“耕读文化”。一批批乡贤走出小家,自发为大家整理家风家训,为年轻人讲授当地历史人文故事,将生生不息的“耕读文化”传承下去。许多村民捐出祠堂、农具等,为弘扬“耕读文化”出一份力。在政府的助力下,海沧对“耕读文化”的弘扬很快在各个层面开枝散叶,居民纷纷自发参与其中。
2016年12月16日到17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翔到厦门调研,对海沧围绕社区书院广泛开展传承优秀家训家风活动、精心设置耕读文化长廊、让居民记住耕读传家文化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更加注重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社区书院这种形式,让大家留住民俗记忆、记住乡愁,对提升社区文化氛围、融合居民情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厦门社区书院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具有示范意义,值得在全省推广。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5-02华安县举行2017年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健步走活动
- 2017-05-02创城进行时丨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析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密码
- 2017-05-021.7万余个全国巾帼文明岗展示“半边天”风采:在劳动中书写巾帼华章
- 2017-05-01微网评丨用“纸上智慧”涵养城市文明
- 2017-04-30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表现不力 16家单位被挂牌警告
- 2017-04-29海沧着力提升全民文明素养 处处展现文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