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让人们感到多少有点惋惜,但是在成都,已经“倒下”的“友善之墙”,绝不止牛王庙地铁口旁这一面。去年2月,几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牛王庙地铁站出口边刷出第一面蓝色的“友善之墙”。一个多月后,成都陆续出现了10多面这样的“友善之墙”,一时间还引发了舆论的热议。然而如今仍然还“健在”的,实在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友善之墙”虽然释放了民间慈善的热情,却缺少规范运行的支撑。
设立“友善之墙”,的确方便了困难群众拿取自己需要的衣物及其他生活用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的温暖。但是我们也看到,“友善之墙”在选址和管理上往往比较随意,因而“友善之墙”在运行时就缺少规范性和持续性。有些“友善之墙”,因为堆积了大量的衣物,又没有及时处理,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居民堆放杂物的垃圾场,不仅影响环境卫生,也影响市容市貌,被叫停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友善之墙”,有些城市还多达数十处,但是命运几乎和成都的“友善之墙”差不多,大都在风光一阵子之后渐渐消失。“友善之墙”的消失,从表面上看只是具有外国血统的“友善之墙”来到中国后水土不服的最终结果,而实际上,这一现象所暴露出的,却是当下我国草根慈善在发展中不考虑市场需求,盲目跟风和缺少长远眼光所形成的现实困境。
作为公益慈善的有效补充,近些年各地的草根慈善发展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并且在扶危助困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引领了社会文明新风。但是,草根慈善究竟应该如何规范发展,目前在制度层面还存在空白点,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或经验可以参考借鉴。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热心慈善的草根们往往会“摸着石头过河”,这就难免会导致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出现。
没有形成规范的运行机制,在宣传、资金和人力方面缺乏周密的计划和足够的力量,这些都是草根慈善的先天不足。因此,草根慈善要想能够成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民间力量,光有爱心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正视存在的不足,学会“借力”发展。也就是说,发展草根慈善,在事先进行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之上,要改变单打独斗的习惯,充分利用企业、社区、职能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这样才能使草根慈善走上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张翕)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