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未成年人> 空中课堂 > 正文
精致有神韵 “中国诗词大会”缘何广受追捧?
http://wmf.fjsen.com 2017-04-25 16:04:04 李贞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图为彭敏(右)和武亦姝在比赛现场。(视频截图)

2月7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据央视数据显示,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

“最近全家都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春节期间,朋友圈里常可以看见有人在发这样的状态。在微博上,节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超过了1亿。这样一档主打中国传统文化招牌的节目为何能如此受观众喜爱?随着节目的火爆而人气高涨的选手们又有何种体会?

2月8日,记者采访了彭敏及相关专家。

■选手直呼“没想到”

“我们一直以为文化类节目的火爆是会有天花板的,所以的确没想到,这一季的诗词大会能到这一程度。总决赛的收视率,估计达到了《新闻联播》的水平。”作为亲身参与其中的选手,彭敏感到惊讶。

作为一档以古诗词竞技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成绩出人意料。数据显示,其在2月7日播出的第二季总决赛收视率占比超过12.3%,为同时段第一。而除了收视率高,节目更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在豆瓣网上,两季节目评分均超过8分,网友盛赞其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彭敏认为,节目“爆火”的基础首先在于有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平台力推。在春节假期的黄金档期,节目连播10余天,既有趣味,又增长知识,特别适合全家老少一起观看。

其实,在诗词大会之前,就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节目。它们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既满足了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又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寓教于乐,赢得普遍认可。“虽然现在娱乐节目很多,但像这样精致有神韵的节目还是会受欢迎的。”彭敏说。

■靠诗词也能“一夜成名”

节目火了,参与节目的人也火了。

彭敏的本职工作是《诗刊》的编辑。他说:“从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学了多年中文,有时觉得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参加成语大会和诗词大会的比赛后,走在路上也会被人认出来。”

普通的学生、白领、工人、农民,都可以在诗词大会这样的文化类节目中一展才华,收获自己的粉丝。来自上海的“00后”高中生武亦姝,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夺得冠军,被网友们盛赞为“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40岁的河北邢台农民白茹云,早年为给患病的弟弟背诗积累了诗词底子,而今自己身患重病却淡定参赛,感动了全场。65岁的内蒙古农民王海军,只读过4年书,却热爱诗词,现在他摆摊修自行车贴补家用,但在修车间隙也不忘写诗。

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一夜成名也并非难事。但与各类选秀节目、真人秀节目以“专业造星”为目的不同,在文化类节目中脱颖而出、一战成名的选手在火了以后,往往会回到自己的生活轨迹中。武亦姝在夺冠后表示,自己还会继续好好读书,目标是考上北京大学。彭敏也还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勤恳工作着。他认为,成名本身带有昙花一现的可能,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学会应对非常重要。

■提升民众文化参与感

对于传统文化类节目给社会大众带来的影响,彭敏非常乐观:“节目对传播传统文化肯定是起到了正面作用,比如节目题目的设置难度适中,所以很多观众会边看边想,‘哦,这个题我也会回答,下一次我也可以试试报名参加’,这就形成了一个好的循环。”

彭敏认为,文化类节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很多中国人会认为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是无用的。而这些节目向公众传达出了传统文化的神韵和魅力,让普通百姓知道传统文化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更是值得尊敬、敬畏的。”

像武亦姝这样的年轻选手夺冠,也引起家长和教师对当下语文教育的讨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姜健认为,文化类节目给自己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当下虽然还在寒假期间,但姜健已经把节目赛程设置的“飞花令”借用过来,在微信群里与学生们线上“飞花”互动起来。“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特别高。”他笑着说。(记者李贞)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4-25泰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 2017-04-25将乐县“五举措”贯彻落实全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 2017-04-25尤溪县多措并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2017-04-25石狮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督导工作会议
  • 2017-04-25创城进行时丨长泰:举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参与我共享”千名干部志愿服务、万名市民义务劳动启动仪式
  • 2017-04-25福建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