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年“空心病”的讨论持续了将近四十年,不难预料围绕这一话题的思考还将继续。近四十年里的变迁清楚地表明,青年群体总体上保持了健康阳光的心态和昂扬向上的状态,挑起了改革、建设、发展的大梁。极少数青年人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空心病”,显然既不能夸大也不应被忽视,让他们告别彷徨、迷惘、空虚,明白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并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是我们应该致力追求的青年成长、发展境界,也必将有力助推各项建设事业。
正如报道指出,青年“空心病”的滋生与价值观不无关联,由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未定型、欠坚固等多重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使一部分自我调适能力相对较弱者产生不安定感和失落感,进而催生出犹疑、摇摆甚至回避的心态,复杂多元的外部社会环境难免加剧他们的焦虑心理,导致其进一步陷于“找不着北”的困惑。因而,要祛除青年“空心病”,须要内外兼修、相向而行并且持续发力,而不能指望仅靠某一方的努力。
有道是,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是变化条件。要远离“空心病”的困扰,首先要求青年群体增进世界观、人生观塑造的内在自觉自主,主动融入社会进步、时代大潮,胸怀大局观念、克服小我意识、放眼长远未来,以达观的心态面对变化、适应变化;同时要求适应青年心理特点和形势发展要求,创新、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和风细雨、耐心持久、富有针对性的理想教育、信仰教育、价值观教育,填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唤起和促进内在观念转变和理性的回归。
毋庸置疑,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某些不足和欠完善的地方,客观上滋生了少数青年的模糊认识和消极情绪,通过深化改革、健全制度等多种路径创设更加公平、公正、阳光的外部环境同样必不可少。最近国家发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社会各方群策群力,把各项措施、方案贯彻落实好,营造尊重青年个性、保障青年权益、提振青年信心、助力青年发展的氛围,给青年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实现人生抱负创造条件,使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变得更加具象,或更有望促进青年“空心病”不治而愈。 (钟杉)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4-20闽清县组织收听收看福建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
- 2017-04-20马尾区组织收看福建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 2017-04-20马尾区召开文明创建工作专题研究会
- 2017-04-20文明提升宜多些“直播”
- 2017-04-20连江县三举措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推进文明旅游工作
- 2017-04-20创建文明城市要善于做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