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福建着力实施“五大行动”> 文明城市创建行动 > 正文
创建文明城市 让厦门更美好
——专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陈高润
http://wmf.fjsen.com 2017-04-20 10:32:40 廖慧娟卫琳 黄 嵘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厦门网讯 ( 文/厦门日报记者廖慧娟卫琳 图/厦门日报记者黄嵘)厦门文明创建再提升既要讲“面子”,营造好城市环境,更要重“里子”,提升市民素质。既要争奖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更要重口碑,让文明厦门赢得外地人的称赞,获得本地市民的点赞,真正把厦门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典范,助力我市“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 ——陈高润

【对话】

以“四化”推动文明创建再提升

记者:今年,厦门将迎来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考评验收,9月份举办的厦门会晤也是对文明厦门的全面检阅。文明创建进入了新阶段,将如何实现再提升?

陈高润:厦门的文明创建经历过整治“脏乱差”阶段、“讲文明树新风”阶段,现在已进入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方面全面推进的阶段,要努力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双提升。

作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城市,厦门的文明创建工作接下来要在科学化、现代化、社会化、法治化上下功夫,要吸取先进的经验,用好科学的手段,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运用法治规范约束一些不文明行为,从而突破问题短板,实现我们的目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把厦门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典范。

记者:厦门的文明创建当前面临着哪些难题?将如何突破?

陈高润:当前深化文明创建主要面临着四大问题:环境“脏乱差”时有回潮,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城乡文明程度存在差距,城市精细化管理尚待提升等。针对环境“脏乱差”回潮问题,我市已成立文明创建指挥部,将问题细分六类,每个工作组由一位市领导牵头,一个市直部门负责具体推进。市委文明办还将继续联合市城管考评办、厦门日报社等开展“文明创建暗访团”行动,以曝光促进问题的整改。针对城乡文明差距的问题,将在岛内加强文明城区建设,在岛外加强文明村镇建设,重在推动环境整治和移风易俗。通过以城带乡,促进均衡发展。

德治 法治制止不文明

记者: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我市将从哪些方面去推动这项工作?

陈高润: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要立足从小事小处做起。比如倡导文明礼仪,不要提一些空泛口号,而是要从小处着手,当家里来客人时引导孩子如何礼貌待客,过马路时不闯红灯等,使文明行为成为一种自然习惯养成。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发挥社区书院文化育人的作用,促进新厦门人积极融入厦门文明创建;开展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活动,倡导人人遵守文明公约;加强文明校园建设,通过小手拉大手,推动市民文明素质的整体提升。

记者:有人说“文明全靠自觉”,那么,对于一些通过宣传引导和道德约束仍无法遏制的不文明行为,是不是就没辙了?

陈高润:“德润民心、法安天下”,破坏共享单车等不文明行为表面上看是道德缺失、社会失序,实质是法律缺位。我们将积极推动一些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范,用法治手段来规范、约束、整治一些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市人大将制定《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乱扔垃圾、占道经营、行人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不仅要被道德谴责,还会被法律重罚。有了法规,还要严格执法,真正使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戒、付出代价。通过德治和法治的紧密结合,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推动我市文明创建常态长效。

【人物印象】

全国文明城市是厦门的金字招牌,这块招牌的分量,履新不久的市委文明办主任陈高润感受颇深:“这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扛回来的奖牌,是奖杯更是群众的口碑,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文明创建路上不能止步!今年我市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就是要求在高平台上实现新提升。”

刚刚参加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陈高润特地拐道到杭州“取经”,带着厚厚的一叠记录材料回到厦门,希望他山之石能给厦门一些借鉴和启迪。

接任市委文明办主任前,陈高润曾做过5年法院工作,8年乡镇工作,12年政法工作。法律专业出身又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他,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他认为“不管在任何岗位,都要着眼于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这种“解决问题”的实干作风也被他带到了新岗位。目前,市委文明办已梳理出文明创建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列出一项项任务清单。“从问题出发,求解决之道,向目标迈进。”他表示,深化文明创建,让市民共享创建的成果,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