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挫不馁,试水生态养殖
崇际村地处碧水丹山之间,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的上清溪,就位于该村境内,当地还拥有九龙潭等风景名胜区。
村委会主任李加良介绍,2014年,村里正在乡政府指导下,打造“水际崇际”,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游客来了,想吃土鸡土鸭,当地饭店供不应求。于是乡、村两级干部鼓励肖九群抓住这个机会,养鸡养鸭,并承诺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其实2013年我就试养了几十只土鸡。当时我听说隔壁村有人养乌凤鸡,就跑去学。但是因为养这种鸡成本比较高,我怕万一不成功,我们这样的家庭情况承受不起,所以还是决定养普通的土鸡,吃谷子米糠,成本比较低。”肖九群告诉记者,“当时我还有点不踏实,乡里村里的干部跟我说了几次后,我就打算放胆试试看。”
2014年,肖九群拿政府资助金3000元和2万元的银行贴息贷款,和表叔合股,租下林地30多亩,养了土鸡1000多只。“我想了很久,光种几亩水稻,永远脱不了贫。还是得靠自己拼搏,闯一闯终有希望。”他说,“我表叔养鸡技术比我好,他主要出技术,我出钱。”
不过,叔侄两人毕竟是头一回养这么多土鸡,经验仍显不足。土鸡放养在山林中,被雀鹞、黄鼠狼等偷吃了不少,虽然养的鸡“土汁土味”,深受顾客青睐,全部售光,但由于成活率偏低,年终算下来,仅赚了4000多元。“做农业产业,做的是长远的事,我本来就没指望一两年就赚钱。虽然2014年没赚到什么钱,但我认为主要是经验不足。有了这一年的经验,2015年我就有信心了。”创业初期受挫,肖九群没有灰心。
2015年,肖九群决心大干一场。他向农信社贷了5万元,租下小坑152亩地,养了土鸡1000多只、土鸭500多只、稻田鱼8000多尾。为提高鸡鸭鱼的成活率,他吃住在山上,一心一意伺候这些小家伙。乡农技站也为他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他一打电话就派人上山现场察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他的鸡鸭鱼大丰收。因为纯天然养殖,货真价实,很多饭店主动联系他要求供货。他的土鸡每公斤卖到60元,土鸭50元,稻田鱼40元。一年下来纯利润达1.5万多元,初步摆脱了贫困。
![]() |
![]() |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