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一提国学,许多人脑子里就一种想法,认为这些是孔孟之道,子曰诗云之类的“之乎者也”,其实何然?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宏伟历史,一直伴随着每一位炎黄子孙,我想,也正是因为有了一段足够长的历史,才能沉淀出像“六艺五术”、诸子百家之说这样的文明精华,这样的文明之美。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博大精深亦或是大美无声最为恰当。
国学的美,美在文字,美在情状,美在操守,美在境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国学的影响涵盖方方面面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国学就是读历史,研读国学,我们可以深刻剖析中国社会的渊源,可以借鉴前人宝贵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反思当下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可以说国学塑造了中国人的基本性格,将忠贞善恶、礼义廉耻的观念融进了中国人的血液里,并渗透给我们什么是国学美,什么是东方美。它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浸润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国学大美无声,却时时刻刻都与你遥遥相对,让人心向往之。
国学是美的、国学更是崇高的,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歌谣,国学是世界是一座芬芳的大花园,有傲骨伫立的梅,有娇艳依人的杜鹃,更不缺大气丰村的牡丹,如此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花儿争先恐后,怎可能不多彩绚烂呢?它所具备的大美,再华丽的词藻也难以形容出它的艺术高度,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魂,宛若一缕清风,渗入心扉;有时又好似冲天的火焰,点燃越来越多龙之传人的瞳孔!历史的尘埃虽然悠长,却无法影响这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不陌生,高雅却不脱俗的国学。(何洁茹)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4-07文明祭扫让清明更“清”更“明”
- 2017-04-07【文明网评】文明当成清明文化必要标配
- 2017-04-07【文明网评】孝与敬是清明的价值原点
- 2017-04-07清明扫墓贵在“心到”
- 2017-04-07仙游县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综述
- 2017-04-07仙游县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