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日前召开2017年清明节祭扫工作视频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清明节祭扫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会议要求,强化安全管理,努力营造清明祭扫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氛围;积极引导文明、低碳、错峰祭扫,严防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祭扫安全。(《人民日报》2017年3月22日)
有关部门老调重弹并非多此一举,预示着与之相对应的问题一定不少,必须每到这一时间节点就要再次提起这个老话题。对于社会而言,重要的不是话题老还是新,而是能否真正做到文明祭扫,能否通过这个老话题让出行变得更加文明,祭扫行为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彰显文明风尚。果真如此,话题虽老,却讲出了新境界,仍不枉主管部门的良苦用心。
每到清明季,外出踏青,祭祀先人,成为我们每到这个时候的首选。不仅在于春天对眼睛和脚步的吸引,更是文化传承的影响。清明前后,正是春意盎然最浓时,在这个重要的节点上,是享受春天之美、表达对生活美好期待之情的最佳时刻,更是借此时机,表达对先烈和祖辈的怀念。这种文化传统由来已久,并已深深转化为人们的自我意识。在传统节日的文化套餐中,清明祭扫的影响力日渐增强,这是文化的回归,显现当下社会发展的积极导向。因此,更应在文化平台中加以引领带动,促进更多的人响应文明祭扫的倡议,带着美好心情美化心灵,同时也以文明的身姿扮靓别人的眼球。
清明祭扫,要有清明的心态。能否做到文明祭扫,心态是关键。要认识到祭祀是一种情感的依托,祭扫先辈并非带去对于先人的影响,而是通过这种形式传递当下的情感,寄托后人的思念之情。我们对此应心知肚明,心存感恩与怀念,敬对先人和先烈,如同先人就在眼前一样谨慎地对待每一项祭扫形式,用心灵与历史对话,使内心世界更加清明澄澈。抱着这种心态祭祀先辈,心迹是清晰的,思想是通透的,灵魂是洁净的,清明祭扫也一定由此带来新的境界。
清明祭扫,要有文明的初心。文明不是灵光乍现的突发奇想,而要依靠深厚的文化积淀。清明时节,行走在天地间,我们都是自然界的一分子,都是别人眼里可移动的风景。向往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每个社会人内心都有的情愫,而行走过程中,更希望所到之处都是文明祥和的氛围。这是我们的初心,在清明祭扫过程中,更应保持这样的初心,自觉摒弃不文明的、守旧的、不合时宜的祭扫方式,让环境多一分清朗之态,让祭祀增添一分静穆之色。带着初心出发,使得环境合乎心境,出行更加顺畅,祭祀更加肃穆和雅致,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境界尽在其中。(白荷)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4-07明溪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培训会
- 2017-04-07上杭县:举办礼仪培训 提升文明素质
- 2017-04-07金砖公益广告丨 (视频)文明礼仪践行行动
- 2017-04-07永春县文明办领导走访慰问“福建好人”巫金春
- 2017-04-07文明城市创建行动
- 2017-04-07全省环保督察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