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做义工,一边旅行,通过自愿免费加入某种团体,在旅游的同时完成某项义工活动、帮助某个对象等,在享受旅行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今,“义工旅行”在年轻人当中已成为一种时髦的旅行方式。(3月21日《人民日报》)
将公益活动与旅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义工旅行”方兴未艾。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义工旅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价值认同,为年轻人找到了一个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的渠道,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义工旅行”既让年轻人得到了一次情绪调试、心灵净化和精神洗礼,也让他们在“助人自助”的过程完成了意义和价值的生产。
“义工旅行” 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联系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联结纽带。“义工旅行”不仅满足了年轻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利益诉求和情感需要,也切实地裨益了他人,给他人的精神世界带去了光亮和温暖。“义工旅行”不仅让年轻人找到了存在感,也让他们拥有了幸福感与“获得感”。从这个角度上说,“义工旅行”实现了道德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有用结合,提升了年轻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现代公益和传统慈善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实现了恩报观念到“助人自助”理念的转变,更强调互动双方的权利平等和互信互惠。受助者的尊严和价值并没有因接受帮助而受到损伤,他们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又感受到了互动温情;参与“义工旅行”的年轻人给弱势群体以力所能及的关爱,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尊重和信任,享受人生的乐趣。
从社会学上讲,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转变为理性、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通过“义工旅行”等公益活动,将松散的、原子化的社会成员打造成为一个利益相关、关系相互、情感相系的共同体,健全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公益活动找到民间支点,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文明的新趋势和新路径。
这个世界的分量和质量,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助人自助的“义工旅行”,也是一种“柔软的力量”,实现了多方共赢。“义工旅行”让年轻人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短暂抽离出来,享受了一段难能可贵的“慢生活”;少了些功利与算计,多了些赤子之心,这又何尝不是一段承载着一代年轻人的青春与成长的“自我修行”?(杨朝清)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3-28让文明城市因特色而“闻名”
- 2017-03-28拒绝校园暴力 让文明友善成为常态
- 2017-03-28厦门 文明擦亮这座城
- 2017-03-27省委文明办定于3月31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 2017-03-27微矩阵丨闽清:开展“文明祭扫、生态安葬”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宣传月活动
- 2017-03-27省委文明办定于3月31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