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树文明乡风让群众得最大实惠
http://wmf.fjsen.com 2017-03-23 11:32:54 毛旭松 来源:烟台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儿子结婚,本来俺们老两口还在为找婚车这事发愁。现在可好了,村里红白理事会规定结婚用车不能超过9辆,咱老百姓既不用打肿脸充胖子,也不会觉得没面子。”说起儿子热闹又节俭的婚礼,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杨马村村民杨荣江打心眼儿里高兴。近年来,河北省广大农村纷纷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村建章立制,燕赵大地吹起了一股“节俭风”。(3月20日 《光明日报》)

农村红白事风俗由来已久,倘若一味硬来,恐怕好心干了坏事,村里建章立制,通过成立红白事理事会的方式来循循善诱地引导,反而慢工出细活,效果更佳。陈年旧习革除之后,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文明乡风重在实践贵在养成,一旦文明成气候,老百姓则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文明乡风的养成,有助于群众脱贫致富。“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血汗钱来之不易,但是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要贡献给各种红白事上。这给本来手头就不宽裕的农民雪上加霜,为此农民朋友对婚丧陋习不是没怨言。细化红白事办理标准,减轻农民负担,使他们把钱投入到生产建设中,进而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是老百姓所期盼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文明乡风的养成,有助于增进邻里团结。农村跟城市很大的不同在于,乡里乡亲之间沾亲带故联系频繁,难免会出现攀比之风。邻里之间很可能会因为随礼钱的多寡而闹得不愉快,这种事情在农村时常发生。给随礼钱设置一个上限,也就能够刹住盲目攀比的势头。大家相互之间礼金没了争议和纠纷,心头也就少了一份心思。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很多是因为钱引起的,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也都不算什么事了。

文明乡风的养成,有助于搞好廉政建设。在农村婚丧问题上,农民往往是看着村干部的标准行事,这也在有形无形间给了村干部们以可乘之机,借机敛财,行贿受贿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要求村干部带头执行新规定,有利于基层廉政工作的持续推进。村干部处于上级和百姓的监督下,就得乖乖收手,严格按章办事,做好表率作用。此举也有利于重塑基层干部的正面形象,增进干群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建设文明乡风具有一箭多雕的意义。通过长期宣传和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完全可以形成村民明荣知耻、崇尚善行的良好风气。尤其要注意的是,文明乡风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深入群众中去,深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真正把乡风在实践中养成。(毛旭松)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3-23文明的提高也需要技术辅助
  • 2017-03-22鼓楼区召开3月份文明城市建设测评工作部署会
  • 2017-03-22鼓楼区召开3月份文明城市建设测评工作部署会
  • 2017-03-22古田县吹响“创文明城、迎省运会”活动“集结号”
  • 2017-03-22古田县吹响“创文明城、迎省运会”活动“集结号”
  • 2017-03-22古田县吹响“创文明城、迎省运会”活动“集结号”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