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文化自信与伟大复兴——学习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座谈会”在中央党校召开。本次座谈会主题是“文化自信与伟大复兴”。与会专家强调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摆上工作日程,强化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使中华文明得以永续发展。(3月20日《人民日报》)
《礼记·乐记》中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曲艺、典籍、文物、家传等方式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明而曲折的道路记录下来,无不透着东方审美的讲究与味道,把道德价值和精神追求脉脉相传。当下,我们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我们必须要做好传承的“道势术”。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能“明道”,明确传承道路的方向。“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初心是我们每代人长征的起点,在我们的这段长征旅途中,要沿着路线向前而行,不是往左也不是往右,而是居于道路上,离开了道路就是偏离了方向。这时候,难免我们的信念会出现不稳定甚至迷茫,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不跑偏”。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冠上“中华优秀传统”六个字正是因为它具有民族的独特个性和文化魅力,没有了中华优秀传统就不再是这个文化本身了。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能“取势”,融入时代大势的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但是任何时代趋势的产生,都不是突兀的,必定与当时当下的文明演进、人文交流、技术革新相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来不是死板和僵化的文化,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等各个历史阶段的事件无不说明中华文明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特征。在文明的旅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的不断融汇、吸收、传播,才形成如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能“优术”,传承要讲守成和创新。“优术”就是优化传统文化传播的信息渠道和传承方式,在文化守成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时代的特质做出创新举动,让优秀传统文化以群众喜爱的方式被广为接受。当下,很多传统的教育方式依旧有效,比方学校的教学相长、师徒的传承帮带、文艺启蒙的幼功练习、古诗文的晨间诵读,等等。当然,互联网带给我们很多冲击和挑战,网络娱乐的丰富性和刺激性极易分散公众传承文化的注意力和时间;但是,它也给我们带来很多传承的新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多渠道和图文性质,让文化传承变得面更广、质更好、效果更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我们要在文化传承中把握好“道势术”之用,通过明道、取势、优术的方式,不断让中华文明的传承保持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屠旭锋)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3-23文明的提高也需要技术辅助
- 2017-03-22鼓楼区召开3月份文明城市建设测评工作部署会
- 2017-03-22鼓楼区召开3月份文明城市建设测评工作部署会
- 2017-03-22古田县吹响“创文明城、迎省运会”活动“集结号”
- 2017-03-22古田县吹响“创文明城、迎省运会”活动“集结号”
- 2017-03-22古田县吹响“创文明城、迎省运会”活动“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