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学雷锋 做雷锋精神的种子
http://wmf.fjsen.com 2017-03-06 09:14:00 孟祥夫 倪光辉 郑海鸥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3月5日,是第五十四个学雷锋纪念日。50多年过去了,雷锋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丰碑,雷锋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融入文化血脉中。

两会期间,正在北京参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雷锋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雷锋精神的种子,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学雷锋是一种内在的精神”

“我是从小看着雷锋像长大的,雷锋纪念馆就在我家附近。”辽宁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员冯淑玲代表说。在她看来,学雷锋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内在的素养。”

教育是传承雷锋精神的最好方式之一。“我从小就告诉孩子,学雷锋是一种行动自觉,不是说我刻意地去打扫卫生就是学雷锋了。”令她欣慰的是,儿子把她的话听进去了,并在生活中常做些帮助他人的事。

“雷锋已经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但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改革强军征程上当好岗位排头兵。”陆军军官学院教练勤务团技师巨孝成代表说。

精神是烛照前行的灯塔。巨孝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科研方面不断突破,还把自己的成果和心得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他花10年记录了50万字维修笔记,100多个无人机故障排除案例。如今,他把笔记和案例汇集成册印发,成为了更多人的“秘籍”。

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刘云志委员已经坚持了近20年的“学雷锋”文化志愿服务。对他来说,学雷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享受。“在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收获最大的还是奉献之后的喜悦。当我看到群众的笑脸、听到他们的欢呼,当我看到辅导过的基层文艺工作者取得的成绩后,我很是欣慰。”刘云志说。

“学雷锋不是光说不干”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在代表委员们看来,学雷锋不是空喊口号,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而是要落实到具体、实在的行动中去。

“学雷锋不是光说不干,也不是只在3月5日学,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学雷锋、做雷锋。”辽宁营口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显东代表说。

为弘扬雷锋精神,更好地为民服务,公司成立了“便民服务队”。“大家平日里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义务换修燃气胶管,检查安全隐患,还经常进学校为学生们宣传燃气方面的安全知识。这些便民服务举措让大家感受到好人就在身边,涵养了向上向善的力量。”武显东说。

“作为雷锋部队传人倍感荣耀,我们一直把学习雷锋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陆军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代表说。连队官兵播撒雷锋精神种子,常年开展“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活动,通过评选“雷锋车”“雷锋哨”“雷锋岗”,评选学雷锋标兵,激发官兵立足本职岗位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

在中国文联,开展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也成了一项传统。2012年以来,广大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了“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支教、文艺培训等各类文艺志愿服务3万多场次,参与文艺工作者近100万人次,直接受益群众8000余万人。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姜昆委员认为,在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中,艺术家积极走到人民中间去,对接了老百姓对文艺的需求,也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汲取营养,提升境界。“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起到了滚雪球的效应。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了文艺志愿者队伍,汇聚起了磅礴的社会正能量。”姜昆说。

雷锋在辽宁鞍山工作、生活过,他的事迹和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鞍山市立山区环卫工人庄艳代表。从常年无私照顾邻居家小孩,到对乞讨老人伸出援助之手,再到捡到钱包、拾到贵重物品主动归还他人,庄艳做过的好事一桩桩、一件件……

庄艳说,她正把雷锋精神传递给家人,“如果每家每户都为人向善,社会风气也就自然好了。”(记者 孟祥夫倪光辉 郑海鸥)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3-06志愿服务成龙岩市文明新“地标”
  • 2017-03-05两会话文明 | 孙东林: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重在思想教育
  • 2017-03-03城厢区开展2017年“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 2017-03-03城厢区开展2017年“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 2017-03-03城厢区开展2017年“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 2017-03-03文明为美,重塑奉献之风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