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的环境
坚持环境与文明互动融合,用环境改善促进乡村文明提升,通过规划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培育“文化主导、生态宜居、产业带动三大类型,突出海丝源头、侨乡新风、闽南乡风、库区山水、滨海宜居、滨江新村、休闲旅游、花卉产业、现代农业等九种特色”美丽乡村创建典型,全市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新面貌。制定了《南安市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检查考评办法》,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无缝隙管理,提升村容村貌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引导有条件的村提高建设品位,在绿化美化方面做文章,扮靓美丽乡村。如诗山镇联山村加大对村庄主要道路绿化的投入,打通了500多米的环村道,对两侧道路进行了绿化和美化,并砌筑溪堤500多米,整理了10多亩山地拟种植油菜花,种植300多株的云南三角梅;九都镇库区景观带建设稳步推进已完成沿库湾线绿化,环湾美丽景观令人难忘。
立足南安农业人口众多实际,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到发展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大力发展茶、果、蔬菜、养殖等特色农业,有力推动全市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如向阳乡卓厝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芳香”产业,先后建成了120亩黄花菜基地和30亩纯种芳樟示范基地,不仅实现了农民增收,还培育了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等。
深入开展“七七”普法活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全面推进村级平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逐步形成“网格化”管理格局,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推广运用农村“168”、社区“135”机制,农村党建工作水平持续提升。组织实施农村“造福工程”,超额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困难群体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加快构建就业、养老、医疗、救助、权益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2-24【全国文明家庭事迹展播】谭淑章:母爱大如天
- 2017-02-24“共享汽车”远行需要文明的路基
- 2017-02-24共享经济要“共享文明”来护航
- 2017-02-24为“八不”点赞 为文明点赞
- 2017-02-24《厦门会晤市民文明公约》出炉
- 2017-02-24厦门市全国级文明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共享单车 共享文明”